真正的黄帝陵,不在陕西延安,而在甘肃省正

正宁黄帝陵

现存最早记载黄帝陵的史书为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前年—前88年)的《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据年7月出版的《黄陵县志·地理志·建置》载:黄陵县,西汉始设翟(狄)道县。

正宁黄帝陵

王莽新朝时,翟道县更名为涣县。

东汉初,恢复翟道县。东晋时,设中部县。北魏时,设中部县、狄道县。

隋时,改中部县为内部县。唐时,恢复中部县。

五代、宋、金、元、明、清时,仍设中部县。

民国33年(年),更名为黄陵县。

据清乾隆《正宁县志·地理志·沿革》载:正宁县,西汉始设阳周县。

王莽新朝时,阳周县更名为上陵畤。

隋开皇中改为罗川县。唐天宝初更为真宁县。

清代改为正宁县。

黄帝陵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究尽正史所载,按照比较学的原则,一步步上溯进行考察。

正宁黄帝陵

一、历史典籍对黄陵县的记载。

东汉班固所纂《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在“左冯翊”条目下载:“翟道,莽曰涣。池阳,惠帝四年置。截辟山在北。”

北齐魏收纂《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在“北华州中部郡”条目下载:“领县四,户八千九百二十四。中部,姚兴置,魏因之。石保,有回女山。狄道,有狄兔城、浅石山。长城,有五郊城。”

唐魏征等纂《隋书·地理志第二十四》在“上郡”条目下载:“统县五,户五万三千四百八十九。洛交,开皇三年置。大业三年置上郡。内部,旧置敷州及内部郡。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初州废。三川,旧名长城,西魏改焉。又有利仁县,寻废入焉。鄜城,后魏曰敷城,大业初改焉。洛川,有鄜水。”

李吉甫纂、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载:“中部县,上。本汉翟道县地,属左冯翊。魏、晋戎翟所居。后秦姚兴于今县南置中部县。后魏文帝移入杏城,后周改为内郡,属鄜州。武德二年置坊州,改为中部。”

宋欧阳修、宋祁纂《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在“坊州中部郡”条目下载:“中部,上。本内部,武德二年更名。周天和中,元皇帝为敷州刺史,置马坊,高祖因以州名。有铁。州郭无水,东北七里有上善泉,开城二年,刺史崔骈复增修之,民获其利。后思之,为立祠。”

北宋王存、曾肇、李德刍纂,元丰三年(年)成书的《元丰九域志·陕西路·坊州》载:“紧,中部。六乡。有桥山、石堂山、洛水、蒲水。”

元托克托纂《宋史·地理志第四十》载:“坊州,上,中部郡,军事。崇宁户一万三千四百八,口四万一百九十一。贡弓弦麻、席。县二:中部,紧。宜君,中。”

正宁黄帝陵

明宋濂等纂《元史·地理三》载:“鄜州,下。……元至元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洛川,下。中部,下。宜君,下。”

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志第十八》载:“鄜州,领县三。中部,州南。北有桥山,亦曰子午岭,沮水出焉。西北有谷河及子午水,俱入于沮水。又东北有洛水。……”

清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中部县,州南百四十里。西至邠州三百二十里,东南至同州二百七十里。

汉左冯翊翟道县地,姚秦置中部县,后魏置中部郡于此。

隋初改为内部郡,开皇三年郡废,改县为内部县,属敷州。

唐武德二年置坊州,治中部县。

志云:后周天和七年唐世祖作牧鄜州,于州界内置马坊,武德二年因置坊州于此,复改为中部县,天宝初改为中部郡,乾元初复故。又鄜坊节度初治此。

宋亦曰坊州,金因之。元废州,以县属鄜州。今城周四里。编户二十四里。

桥山,在县治北。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阳府境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境。

《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

汉武巡行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也。详见前名山。”

正宁黄帝陵

二、历史典籍对正宁县的记载。

东汉班固所纂《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由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李泰于唐贞观十二年(年)纂、于唐贞观十六年(年)成书的《括地志》卷一载:“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史记·项羽本纪》‘竟斩阳周’,《史记正义》引)。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史记·五帝本纪》‘葬桥山’,《史记正义》引)。’”

唐魏征、于志宁(罗川县人)等纂《隋书·地理志第二十四》载:“北地郡,统县六:……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

李吉甫纂、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载:“宁州,彭原。望。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六。乡七十二。元和户一千一百七。贡、赋:开元贡:龙须席。赋:麻、布。……管县六:定安、真宁、襄乐、彭原、定平、丰义。

真宁县,紧。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

《汉书》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

后魏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

正宁黄帝陵

皇朝因之,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县。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

《史记》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上仙,群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为《史记》作注者,著名通行的为3家。南北朝宋代裴骃《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北齐魏收纂《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在“赵兴郡”条目下载:“领县五: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定安,真君二年置。赵安,真君二年置。高望,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宋欧阳修、宋祁纂《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载:“宁州彭原郡,望。本北地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五色覆鞍毡、龙须席、芫青、亭长、庵闾、假苏。户三万七千一百二十一,口二十二万四千八百三十七。县五:定安、真宁、襄乐、彭原、定平。真宁,紧。本罗川。有要册湫。天宝元年获玉真人像二十七,因更名。”

《元丰九域志·永兴军路》载:“望,宁州,彭原郡,军事。治定安县。户:主三万三千二百六十八,客四千一百六。土贡:荆芥、庵闾各一十斤,席一十领,砚一十枚。县四:定安、定平、襄乐、真宁。上,真宁。州东南七十里。三乡。山河、显圣二镇。有子午山、罗川水、要册湫。”

正宁黄帝陵

元托克托纂《宋史·地理志第四十》载:“宁州,望,彭原郡,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崇宁户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八,口一十二万二千四十一。贡:庵闾、荆芥、砚、席。县三:定安、襄乐、真宁。真宁,下。”

明宋濂等纂《元史·地理三》载:“宁州,下。……元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真宁,下。”

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志第十八》载:“庆阳府,领州一,县四。……真宁,府东南。元属宁州。万历二十九年改属府。西有马莲河。南有大陵、小陵诸水,即九陵川之上源也。东有雕山岭巡检司。”

清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真宁县,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县地,后魏置宜阳、护涉二护军,后为阳周县,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今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县今属府。

阳周城,县北三十五里。本秦县,属上郡。始皇死,胡亥矫诏赐蒙恬死。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之阳周。

《史记》: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是也。汉亦为阳周县,后汉废。

后魏复置阳周县,太平真君二年治赵兴郡治焉。西魏又置显州于此,后周州郡俱废。隋开皇中并入罗川县。《唐史》:‘会昌以后,回鹘败散,乾符二年其余众始还至罗川,遣使贡献。’此罗川盖塞外回鹘旧地,胡氏以为即阳周,误也。

正宁黄帝陵

泥源城,在县东北。《汉志》《注》:‘泥阳,有泥水,出郁郅北蛮中。’城盖近泥水上流而名也。魏收曰‘阳周有泥阳城’,即此也。晋太元十二年姚苌攻苻师奴于敷陆,军于泥源是也。敷陆,见鄜州洛川县。

抚琴山,在县治南。山畔有洞,风来作声,仿佛若琴韵,因名。

又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其西南为旧宁阳城,有大陵、小陵二水,至城南合流。

《诗》‘夹其皇涧’,注云:‘即陵水矣。’

雕岭,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岭之别阜矣。上有秦时弛道。今有雕岭巡司。在县东百里。

马莲河,在县西。自合水县流入,下流会于九龙川。又县南有大陵、小陵二水,即九龙川之上源矣。

《通志》:‘县南十里有真宁河,源出横岭,西流入宁州界。’

于庄沟。在县东二十里。其水南流入邠州淳化县会于清水。

又要册湫,在县东六十里桥山之尾。周围九亩,上有龙祠。”

正宁黄帝陵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载:“桥山即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在庆阳府合水县东五十里。

山绵亘深远,其在延安府保安县东六十里者亦曰艾蒿岭,以岭多艾蒿也。

又葭州南六十里有艾蒿坪,亦为桥山东麓。其在鄜州中部县治北者则曰桥山,以沮水穿山而过山若桥然也。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

《史记》:‘黄帝葬桥山。汉元封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释兵须如。’须,一作‘凉’。

《地志》以为山南地名。即此。……《寰宇记》:‘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接延州,绵亘八百余里。’

盖邠、宁、环、庆、绥、鄜、坊诸郡邑,皆在桥山之麓,宋人所称横山之险,亦即桥山北垂矣。又沮水出桥山,合于洛水,东西群川皆会流于山下,俗亦谓其地为川东、川西。”

正宁黄帝陵

三、总括得出的结论。

综上典籍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阳周”县名的归属是有关黄帝陵归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链条。

黄陵县从正史记载上,从来就没有称过“阳周”,只有成书于清嘉庆十二年(年)的《中部县志》称:“秦置上郡阳周,即翟道县。”

这根本与史无据,纯系穿凿之说。

显然是熟读史书后,觉得争黄帝陵,“阳周”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心里有些发虚,故人为地编造本来就没有、但确实应该有的这样一个谎言。

而正宁县确凿地在《汉书》、《括地志》、《隋书》、《魏书》、《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中,一脉相承地称为罗川“旧曰阳周”。

黄帝陵

2.“上陵畤”县名的归属也是有关黄帝陵归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链条。

西汉末,王莽篡位,托古改革,新政迭出,更改县名即属其一。

《汉书·地理志》明确指出阳周县(今正宁县)改名“上陵畤”,翟道县(今黄陵县)更名为“涣县”。

“畤”者,古代祭天地和五帝的祭坛。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曰:“名其祭处曰畤也。”

这也同时明白不过地说明:正宁县在西汉末新莽朝时,就是祭黄帝(含祭天地和青、赤、白、黑四帝)的处所。

3.清顾祖禹在所纂《读史方舆纪要》中留下矛盾。

《读史方舆纪要》既承认阳周县是真宁县(今正宁县)的历史称谓,又在“中部县桥山”中含糊地说:“桥山,在(中部)县治北。

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阳府境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境。

《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

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汉武巡行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也。详见前名山。”

对于这个问题,一则,此说法与汉代人记汉代史的《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有悖,不足征引;二则,这显然是受明太祖朱元璋,误定黄帝陵于中部县的影响所致;三则,这还只是一个孤证。

正宁黄帝陵罗川古城蒙恬墓青桐先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