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一家亲,共念先祖恩戊戌年春

(上图为年清明山王村人赴洛川扫墓人员留影)

经过去年和前年的联系与沟通,我们山王村与洛川老家终于建立起了联系,中断四百多年的宗亲之情终于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建立了起来。在北谷,石山,山王多位宗亲的辛勤努力和精心准备之下,终于有了今年大年初一隆重的“三地一家亲,共念先祖恩”的祭祖大典活动。

根据老人传言,祖先是从陕北洛川县北谷镇庙后王家村迁移过来的,当初下来的时候为兄弟两人,一个老大一个老五,所以村里前几年祭祖的对联就有这样写:

山中王姓俩兄弟,

村里一五两家人。

“山中王姓”表明是山中姓王的在此居住,所以名山王村,道明了村名的来历;“一五两家人”就说明了我们祖上的来源与大的分支,主要为老大和老五的后人。流传到现在来说,村里南北二巷中南巷据说就是老五的后人,辈分也就比较大,北巷是老大的后人,辈分也就比较小。除了北谷老家外,还有另外一支居住在洛河畔,村名也名山王村。经过此次北谷黄陵宗亲的一个研究考证,再与我们老人的传言的一个相互印证。发现上面讲的和我们老人们的传说有些还是有点出入。比如我们讲的从洛川老家下来了弟兄两个,老一老五,而上面说只有老弟兄三个,老大在洛川北谷,老二在黄陵石山,老三在蒲城山王,据上面的宗亲分析说应该是山王的老三生了两个儿子,堂兄弟中排行占了个老大老五,所以这边才传成了一五两家人。据说洛川和黄陵老辈都有三兄弟分居三地的说法,而这边因为路途遥远,旧时又交通不便,联系中断数百年,所以老人传言有出入,也属正常。因为也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所以留存备考。不过在我们保存的祖先影像上,第四幅中有十一辈祖王澄中部迁于山王的字样(黄陵和洛川民国之前都称为中部县),不过十一辈祖只画了弟兄两人,然后就是八子三十四孙,所以一般村里都把这两弟兄视为村中的始祖老一老五。因影轴重修最近一次为清嘉庆六年,最早一次是明万历三十八年,影像中穿着有元朝的大毡帽,也有明朝乌纱帽,也有清朝的红缨帽,所以前面的先祖画像可能是元明先祖影像的翻新保存,保留了元明的原始风貌,所以以此推断我们村迁徙到山王为明中后期,影轴带到山王推断大致应为明朝末年。村中出土清乾隆年间墓志也有“葬于山王村北祖茔”的字样,所以至少在乾隆以前山王村已经有了。

因为去年清明我的一篇《清明话山王》及《清明话山王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们村的来历,也让更多的人愿意倾听愿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