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黄帝得到了世代中华儿女的景仰。有关黄帝的功德与传说,从西周开始先后载入典册。汉代以后又形成大量祭祀黄帝活动的记载和祭文,以及关于黄帝的民间故事。所有这些都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使得黄帝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而载入史册且历久弥新。
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旗帜,中华文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各个派别都受到黄帝文化的深刻影响。先秦诸子中的黄老学派是由黄帝文化孕育而生,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纵横家、杂家都与黄帝文化有关,《左传》、《国语》、《周易》、《商君书》、《韩非子》、《庄子》、《管子》、《尉缭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典籍纷纷引述黄帝故事便是证据。
中国传统文化各主要学派都接受过黄帝文化的影响。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祭祀黄帝陵是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黄帝陵轩辕庙至今保存有47通历代“御制”祭文碑。此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黄帝庙宇古迹,在全国还有70多处,分布于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东起曲阜西至乌鲁木齐、北自哈尔滨南至广州以及港澳台都有关于黄帝的文化古迹。黄帝是中华文化的旗帜是传承数千年的史实。
中华民族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年文明发展没有中断,一直连续发展至今,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与黄帝和黄帝文化的深刻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部落联盟,经过五帝时代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后裔。历史上的华夷观念就是以炎黄后裔为一家人。先秦的“华夷之辨”就是号召华夏族在黄帝的旗帜下汇聚起来共同发展,强调华夏各族是兄弟,面对外来威胁时要搁置纷争一致对外。
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汉族的形成和发展。秦汉统一政权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发展创造了政治环境。在长达4个世纪的汉代史上,由华夏族发展的一个地域更加广阔、人口更加众多的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就是汉族。汉代继承了华夏族以黄帝为民族始祖的传统,提出治理国家要“五方之民”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
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中华各民族一体发展阶段。这经历了隋唐至清代13个世纪,在这个过程汉族仍然是主体,经历隋、唐、宋、明、元、清统一的大中国,以及少数民族建立的区域性政权(包括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等),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华各民族通过不同程度的多元发展,进而达到一体发展。
在中华民族这一发展阶段,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光辉旗帜得到了更加广泛地认可,并得到了新的解释,增加了新的内涵。这在黄帝祭祀中有明显表现。这个阶段的黄帝祭祀进一步制度化,黄帝陵祀典列为国典,还有在都城举行的庙祭。元代将黄帝作为开天辟地的先祖祭祀。明清两代特别突出了黄帝的帝王身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祭文称:黄帝“继天立极,作烝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明宣德皇帝的祭黄帝文移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赞颂黄帝。清代继承传统,持续表示对黄帝文化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