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及五帝之首,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即"人文初祖"。他原名轩辕,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为姬姓,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以此伟绩载入史册。
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在位期间大力推动了生产发展,他推广播种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立舟车制度,创制音律并编撰了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此外由于黄帝土德之瑞的尊称,他在统一和治理部族方面的智慧和能力也被广泛传颂。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小时候便表现出聪明伶俐,成长过程中诚实敦敏成年后更是明察秋毫。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神农氏世衰之际,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无力征讨,此时轩辕习用干戈并以诚信感召诸侯、来宾从。
其中最为横暴的蚩尤部族无人能征,炎帝欲侵犯诸侯、诸侯都归顺轩辕,于是轩辕修炼德行整顿军队治理五行之气,种植五谷安抚万民巡视四方,他训练熊黑、貔貅、貂虎等野兽,并在阪泉之野与炎帝展开决战,经过三场激战才最终得胜。最终炎帝和黄帝作为华夏族的首领,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象征。
炎帝和黄帝通过战争与征服最终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华夏文明。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