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长期团结奋进,国家长期统一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各民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挺起胸膛,站立于世界各族人民的面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和提高。
炎帝与黄帝均为我国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均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还没有发明文字、所以有关他们的事迹只能从传说中搜寻和整理。无论是从文献资料还是考古资料看,炎帝和黄帝部族最初都生活在陕西的渭水流域,在其崛起以后才开始从这里向东向南发展逐渐占据了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从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
炎帝神农氏及其部落所处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阶段,距今约年。从文献记载看,炎帝与黄帝同为少典之后,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安登为妻而生炎、黄。《国语晋语》《帝王世纪》等文献都是这样记载的,并认为炎帝部落生活在姜水流域,故以姜为氏;黄帝部落生活在姬水一带,遂以姬为氏。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学者否认这一切,认为这都是后人树立起来的偶像,原本是不存在的。然而作为流传数千年之久的神话与传说,也不是全然没有根据的希腊神话中所说的一些城市,后来不也是逐渐被考古发掘所证实了吗?因此简单地否定显然是不可取的,这种传说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至于他们是生活在西北的哪一支原始部落的后裔,由于当时文字还未发明,故目前尚无法考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他们一定与前述众多的陕西地区的原始文化存在着承继的关系。
姜水是岐水的一段,而岐水发源于岐山,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流经武功,注入潤水,这一区域正好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新石器时代的地下遗址在宝鸡市境内十分丰富,仅在市区东西20公里、南北1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80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甚至在现代村落之下几乎都有遗址存在。宝鸡市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达20余处,而且每处遗址的面积也颇大,最大的双庵龙山文化遗址达万平方米,贺家湾面积达80万平方米。据统计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占总遗址数的15%,超过5万平方米的达40%。所有的遗址堆积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距岐山不远的宝鸡市境内有姜城堡、清姜河和神农庙等,所有这一切都与姜姓和炎帝有着一定的联系,说明炎帝部落就出自关中西部渭水流域一带。
至于神农氏与炎帝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神农氏与炎帝为同一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神农氏是前仰部时代初期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氏族首领,炎帝为仰部文化末期或龙山文化早期的氏族首领。目前要搞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肯定其中一种观点,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都曾生活在今陕西西部的宝鸡地区。从上述的宝鸡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看,农耕文化已经比较发达了。发现了较大的贮粮窖藏,说明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有多余的收获物可用于窖藏。在发现谷物种子的同时,还发现了蔬菜种子,这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证据,证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说中说神农曾经遍尝百草,为氏族成员防治疾病。人骨的年龄测定也证明这一时期人们的寿命比以前有所增长。发现的遗址规模越大,证明人口增长的越多,生产规模越大。在这一时期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用大的遗迹,火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由吃生食变为吃熟食,结東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加速了人类体质的进化,而且也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陶器的烧制就离不开火,同时也为金属的发现和治炼创造了前提条件。当然人类使用火的时代很早,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使用火了,但是那时多是利用天然火,还不知道如何人工取火。传说炎帝发明了人工取火,正因为如此,后世遂以五行之说附会之,说炎帝乃火德,又说他是火神。《左传哀公九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不管人工取火是否是炎帝发明的,在炎帝时代火的使用范围明显进一步扩大了,对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考古已经证实了的事实。
当这个部族在宝鸡地区的姜水流域崛起后,促成了龙山文化时期移民浪潮的兴起,他们开始大规模地向外迁徙,除一支继续留在关中西部外,其余的分别向西南、西北和向东往黄河中下游方向迁移。向东迁移的一支到达华北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后,与黄帝部落在阪泉打了一仗,之后又向西南方向发展,进入了今湖北、湖南地区,这就是这一带也有炎帝传说的根本原因。炎帝部落向西迁徙的一支,沿着渭水及汧陇古道直达河湟地区,与生活在那里的羌人融合,有的过着农耕生活,有的则过着游牧生活。据说其中有一支一直进入了西藏地区,与当地土人融合,成为藏族的祖先。
没有迁徙而留在关中西部的炎帝部族后裔,与先周文化的形成有着紧密的关系。关于周人的发源地,《国语晋语》说是在姬水与姜水之间,虽然姬水的具体流域目前尚说不清楚,但姜水的流域却是很清楚的,据此判断周人的祖先应该生活在关中西部地区。传说周人的始祖弃生于部,其母为有部氏之女,日姜嫄,而有部氏居于渭水边,即今陕西武功、岐山一带,因此这里应是周人始祖的出生地。这个姜嫄即炎帝部族的后裔,所以炎帝与周部族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在今关中地区的一些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早期周文化的堆积层,即先周文化层,就很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黄帝部落居于姬水流域,姬水虽然史书记载不清,但由于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出自同一原始氏族,加上文献明确记载姬姓是关中的古老部落,所以这一部落应该与炎帝部落相距不远。有学者认为黄帝应属于庙底沟文化,他的生地与葬地大致相同,皆在今黄陵县一带。《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又载,黄帝死后葬桥山,桥山也就是有娇氏之居地,“桥”与“娇”相通。此外,黄帝的正妃嫘祖,大概是生活于洛水的支流沮水一带的部落,沮水流经桥山,汇入洛水。还有黄帝的史官传说在今白水县,正好与黄陵县相接。从这些资料看,黄帝部族最初大概就生活于洛水中游一带。
黄帝既然与炎帝为同时代之人,在考古学上应属于龙山文化早期阶段。前面已经提到在今陕西关中及陕北一带龙山文化遗址很多,居于全国之前列,其中陕北的龙山文化遗址就占了全省的%6。此外,古有黄帝以玉为兵的传说,这种传说也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在陕西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玉琮、玉璧、玉饿、玉璜、玉璦、玉刀等礼器。在陕北北部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不少城址。年在陕北榆林市附近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小刀和指环两件铜器,如果年代不误的话,这是在陕西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铜器。所有这一切都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黄帝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因为黄帝部族主要生活在关中西部和映北地区,所以他们与炎帝部族略有不同,过着农耕兼游牧的生活。这个部族后来也向东迁徙,主要生活在陕北和山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由于这里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所以他们在这一带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因此具有强悍的军事战斗力,这种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其迁徒不定的部族特征。
大约在龙山文化时代的中后期,他们中的一部沿北洛水南下,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进入山西南部,又从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另一部分则直接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北部。黄帝部族在东迁的过程中,曾与炎帝部族、蚩尤部族分别爆发了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这两场战争黄帝部族均获得了胜利,从而莫定了黄帝部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
黄帝部族进入中原后,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使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传说中有30余项发明被记在了黄帝名下冠冕、灶、釜、车、傘、镜、鼓、舟船、踢球、音乐、货币、几案历法、弓箭、文字、图画、礼法、兵法、市场、婚嫁、宫室、棺檸指南车等。尽管这一切并非全属事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黄帝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有了较大发展,因而黄帝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崇敬,长期以来人们宁愿把这一切进步都加在他的身上,塑造了其华夏人文始祖的形象。
大约在阪泉之战后,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实现了联盟,由此莫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黄帝战胜蚩尤之后,进一步密切了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部落的联系,各部落之间的原始文化与生产技术得到了交流,并且逐渐趋于一致,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际上其并非只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于虞夏时代发生了大洪水,东南不同文化圈的部族也纷纷迁徙到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融入了以黄帝部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之中,形成了“天下之中”的华夏民族。因此,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非是一两次战争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黄帝部族在迁徙过程中虽然与一些部族发生过战争,但当战争获得胜利,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形成后,黄帝遂实施了以德治天下的政策。他重视以德教化各部族的成员,以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吕氏春秋去私》载:黄帝“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也就是说黄帝整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商君书画策》说:黄帝制定了“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认为是黄帝制定了礼仪道德规范。这些理想化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帝时代的历史风貌,当时的德政促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出现。
正因为炎帝与黄帝均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均认为炎帝和黄帝是自己的共同祖先,而大家均为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