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正妻嫘祖“栽桑养蚕”,被人们尊奉为“先蚕娘娘”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她发现古老苹果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相传,嫘祖为了做好“栽桑养蚕”这件事,日夜操劳,终因身体不支而病倒了。好一段时间,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围的人们焦急万分,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侍女,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看了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侍女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一尝,不是涩便是酸,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麻雀蛋大的红色小果,甚是招人喜爱,品尝后觉得味道不错,就摘了些回来给嫘祖吃。嫘祖吃后,觉得口味香甜,稍时精神大爽,说也怪,病情一天天好转,不久就痊愈了。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要亲自上山看个究竟,通过好几天观察,才弄清这种麻雀蛋般大的红色小果叫“砂果”,同时发现树林中有林檎、秋子、海棠、仁果等几种小果与之类似,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味甜或略酸。
她回来就把此事告诉黄帝,请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长有这几种果子的树林,并叫人专门改良杂交,培育更好的品种,黄帝同意了。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桥国开始了栽种培植砂果、林檎、秋子、海棠、仁果的历史,直至明、清,古桥国所在地黄陵已经能够培育出明显增大进化的果子。
据说,黄帝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黄帝和嫘祖培植改良杂交这几种小果的丰功伟绩,每年黄帝的祭奠日,都要将小果贡祀于黄帝陵前,告慰先祖在天之灵,寄托哀思之情。
20世纪初,我国引进西洋苹果,与砂果、林檎、秋子、海棠、仁果等进行杂交,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苹果”。每年祭祀轩辕黄帝,人们便用苹果代替小果作为贡果敬献黄帝。因此说,黄帝时代开始培植改良杂交的砂果、林檎、秋子、海棠、仁果等小果是古老的苹果品种,是现代意义上的“苹果”的前身。
桥国是苹果最早的发祥地和起源地之一。时至今日,我们稍稍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这几种小果的果肉、果皮、形状、着色、籽室排列方式、生长条件与苹果完全一致。同时,黄陵本地人将苹果仍称呼为“果子”“果果”“小果”的习惯,无不体现嫘祖发现古老苹果品种这个传说故事的遗痕。
来源:西部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