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死后讲究落叶归根,人外出闯荡,如果客死他乡,那么遗体是要想办法送回家乡安葬的,正所谓落叶归根,人如果在外发迹了,那么也要回家乡来看看,这讲究的是衣锦还乡,所以,中国人“根”的观念根深蒂固。直到现在,人们也非常重视“根”,而且,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在日本要侵略中国的时候,国人放下偏见,放下差异,凝聚起来一起对抗外敌,靠着落后的的武器装备打赢了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所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不是来自于先进的武器、士兵们强悍的战斗力,而是我们几千年来传承的信仰和观念。
那么,被千年来的人们重视的“根”是什么,又在哪里呢?
其实要追根溯源很简单,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一些古籍中的记载也可以证明,炎帝与黄帝就是我们的始祖,就是我们的根。
所以,炎帝与黄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超前的,人人敬畏,人人敬仰。而他们的陵墓也成为了人们瞻仰先祖的圣地。其中,黄帝的陵墓就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上(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从古至今,这座陵墓都是备受尊重的。在神道与陵道的缓冲平台旁边,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这块石碑是在明朝嘉靖年间立下的,也就是说,文武官员到了这里都得下马步行,甚至不止普通官员要下马,就连皇帝也要下马整理衣冠以示尊重,然后,为祭祀准备祭品,恭恭敬敬的走到陵前进行祭拜。
黄帝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是先祖,那么他的陵墓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