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很多帝陵的面世,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也不例外。定陵有着丰富的随葬品,却因其出土成为考古界一个永远的痛。今天,我们就来探秘明定陵。01明定陵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定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大峪山下,位于长陵的西南方,建于~年,耗银万两。明定陵占地18.2万平方米,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是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定陵地宫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大殿组成,建筑面积平方米。02明定陵的发掘与个性的墓主人明定陵地宫的发掘很是传奇的,如《盗墓笔记》小说中讲的一样,让人心惊肉跳,但它却不是被盗,而是被主动发掘。1、被动与主动中国很多古老的帝陵都是被动面世的,例如唐朝除乾陵以外,所有的帝陵都被五代十国时期的温韬所盗;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被军阀孙殿英挖了个干净。但凡事都有例外,明定陵就是被主动发掘的皇陵。当时发掘的目标是朱棣长陵,但长陵的规模最大,发掘的人们没有经验,于是大小适中的定陵就成为他们一试身手的靶子。2、丰富的随葬品,却成为考古界永远的痛被发掘的定陵里有着丰富的随葬品,却由于很多没有保存下来,让我们无缘相见。当时,随着万历皇帝的尸骨和一些珍贵的陪葬品出土,由于考古技术条件落后,一些精美的丝织品在从棺材中拿出后,很快就被氧化,失去了色彩光泽。其中包括万历皇帝的龙袍、皇后的百子衣等丝织珍品。万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让人扔到了山沟。尸骨则是被人给烧了个干净,以至于医学上仅仅只对万历皇帝的尸骨做了一些简单的化验就被迫中断。定陵发掘的教训是惨痛的,以至于国家出台了不允许主动发掘皇帝陵墓的规定,定陵也成为主动发掘最后的纪念。万历皇帝朱翊钧——很有个性的墓主人朱翊钧生于年,隆庆二年(年)立为皇太子,万历四十八年(年)驾崩,享年58岁,在位48年,是明朝享国最久的帝王。之所以说他有个性,那是因为万历皇帝10岁登上皇帝宝座,由于老师张居政辅政,以及君臣的不屑,他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于是就罢朝28年,这绝对是有个性的表现。虽然罢朝28年,但朱翊钧在统治上还是比较有名的。在他统治时期,没有昏庸没有暴政,在他在位最初的十年,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历史如此评价: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处在大变革时期的万历,虽然不上朝,却用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干了很多实事,也是默默地做着抗争。因《万历十五年》这部书,让万历皇帝被更多人所知晓,也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有人评价:《万历十五年》就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如今,已物是人非,只有气势恢宏的明定陵为人们所熟知,它也正以奇绝的帝陵文化,吸引着人们来此寻访探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