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黄帝陵在甘肃正宁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轩辕黄帝,死后到底葬在了哪里?黄帝陵是在陕西黄陵县吗?陕西黄帝陵令众多海内外华夏儿女心神向往,纷纷前去谒拜,寻根问祖。这似乎证明黄帝陵就应该在陕西黄陵。然而,陇东学院老教师张耀民经过15年潜心研究,证据凿凿,不仅《史记》对黄帝陵位于何处有明确记载,而且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帝冢”今天依然存在。于是,他著书论证:真正的黄帝陵不在陕西黄陵县,而是在甘肃正宁县五顷塬乡。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何地?轩丘又在哪里?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到底是否在陕西黄陵县?真正的黄帝陵应该在哪里呢?太多太多的历史迷团一直困绕史学界,争论不休,难下结论。在九月底的绵绵秋雨中,我们走进了庆阳,拜访了倾注15年心血研究黄帝陵的陇东学院张耀民先生,并跟随该学院政法系讲师陈亚锋,来到了如今的黄帝冢所在地——正宁县五顷塬乡。翼龙是轩辕部落的图腾何谓轩辕?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了《献侯鼎》等铭文后说:“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因此,他认为,“天鼋就是轩辕”。天鼋是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鼋,是水族动物,黄帝以天鼋作图腾,说明他的图腾就是水族动物。张耀民先生认为,“环江翼龙”的发现,为天鼋图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年5月上旬,在今甘肃庆阳地区的庆阳县三十里铺,群众在采石时,在炸开的石板层中发现了翼龙的化石。此翼龙系水族动物,颈长、尾短,没有背椎,头骨低长、牙齿多而较纤细。身无羽毛,体面光滑,但却有两个大“翅膀”,两翼展开长达两米,但不能作远距离飞行,只能在水边、疏林中滑翔,以啄捞小鱼为生。张耀民将“环江翼龙”化石与《献侯鼎》等天鼋铭对照,相互参证,发现两者不仅形似,且印证揭示了惟独轩辕黄帝死后乘龙升天的奥妙——天鼋不仅是龙,而且能飞翔。天鼋就是翼龙,也就是轩辕。翼龙化石的发现,为轩辕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实物图腾的证据。

轩辕黄帝为何葬在桥山?为什么说轩辕黄帝冢在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五顷塬?从地理实际看,隋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镇)在桥山上的秦直道西侧,而桥山(即轩丘)上的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按《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来看,罗川县在桥山之秦直道之西九十里,而黄帝冢则在秦直道西十里。此西十里,正是今正宁县五顷塬地。轩辕黄帝一生征战南北,何处不可葬,为什么偏葬在桥山?《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此处的“还葬”又是什么意思?原来母系氏族部落的轩辕黄帝,有叶落归根而“还葬生地桥山”的原因。如此看来,今庆阳地区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所以他死后“还葬”在本氏族部落,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轩辕黄帝死后,是否乘龙飞天?其中一方面是由于轩辕黄帝氏族图腾为天鼋,即翼龙,人们相信他们死后都会“乘龙”,飞向另一世界去。

“黄帝冢”湮没了年黄帝年代久远,《史记》书其“葬桥山”是否可信?其实司马迁的《史记》其所以从黄帝始,且书其葬处,就是因为黄帝以前,“荒远难稽、不欲传疑于后世”;“黄帝之死有冢可据也”,这是历代史家较为一致的看法。何况,司马迁与汉武帝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中书令,且到处游历过。所以,他对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记载是绝对无误的。黄帝冢既在阳周桥山,即今正宁县东子午岭,那为何能错位到今黄陵县?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据张耀民研究史料对桥山的记载,发现将“桥山”移了位。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将桥山、阳周县、黄帝冢“搬来移去”,弄得真假难分,是非难辩,不能不说是个历史性的闹剧。霏霏细雨中,我们在陇东学院政法系讲师陈亚锋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宁县五顷塬乡南夷村。一位村民听说我们是来找黄帝冢的,他指着远处告诉我们,那个高大的土丘人们都知道不是山,而是坟,都叫“疙瘩坟”,村民不敢砍上面的树,不然就要烂手指头。陈亚锋对记者说,他从小就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经常到“疙瘩坟”上去,总觉得很神秘,因为这里有许多关于它的神奇说法。“疙瘩坟”周围的山峁沟壑连绵不绝,山脊犹如龙身龙背,蜿蜒在莽莽黄土塬上,给“疙瘩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在采访中,张耀民认为,黄帝冢之所以能湮没多年,其主要原因之一,不能不说是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水经注》等的记载失误或人为的干扰而造成的。在今天,陈亚锋则认为,是我们在对待历史文化上的观念有差异,这是造成黄帝陵“错位”的重要原因,陕西黄帝陵为何名扬四海?我们该值得去深思了。且莫与华夏历史开玩笑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是根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有力的证据,惟有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本着非常崇敬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和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张耀民认为,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年11月,张耀民先生去了陕西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及“轩辕庙”,考证了其许多宣传资料和现存的文物,与有关人士进行了磋商,并提出了许多质疑之处。如提出“黄帝手植柏”有无证据?对方答道:“你看嘛,这么大的柏树,五千年了,不是黄帝手植再是谁来?”此等笑话昭然若揭。“叹沧海桑田,千载一逢惟汉武;看孤峰荒冢,几时再见众儿孙”。张耀民先生领略了陕西“黄帝陵”“旧貌变新颜”的全过程,也多次踏访了正宁五顷塬的古黄帝冢,不由得思绪万千。陈亚锋认为,我们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历史史实,要对沉寂了年的黄帝冢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久。张耀民先生坚信,迷雾终将散去,还黄帝陵本来面目的一天,终会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0.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