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郭沫若黄帝陵题字的书法水准

康生一句“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让人往往以为郭沫若的字很差,其实并非如此。康生的话有很多自夸的成分,从旧社会走出来的文化人,自小接受毛笔训练,他们的书法当然不会差到哪儿去。郭沫若也是如此。“黄帝陵”三个字,与他题写的“中国银行”风格又有所不同,“中国银行”更轻松,“黄帝陵”则融入了一些碑学笔法,显得更为厚重,这与黄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非常契合的。

关于郭沫若的书法,当然懂行的人都是一致好评,田蕴章老师在他的讲座里也专门谈到了郭沫若其人和他的书法,当然也是赞扬他的书法水平以及对他的各方面成就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到达陕北,就全面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为了向全国人民发出团结一致抗战到底的决心,就在黄帝陵举行了一次祭拜活动,通过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向全国人民明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而毛主席这次把《黄帝祭》书写出来,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祝福,也是对黄帝陵修缮的高度重视。

但是,不知为什么,“黄帝陵”三个字,最后是郭沫若的手迹。

客观地说,郭沫若先生虽然也擅长写行草书法,但是题字作品与主席大气磅礴、潇洒俊逸的草书无法相提并论。他的一些经典题字,如“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银行”等,都不是擅长的行草字体,而是采用行楷书写。我们看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同样是采用行楷书写,用笔灵动,结体紧致,很有法度。看得出来,郭沫若先生对题写这几个字颇为看重,下笔自然也思虑再三,颇为考究。大概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这几个字略显拘谨,少了些力度和气势。

郭沫若的整体书法的水平我觉得还是很高的,这三个字相对于他的其它的书法作品明显对了几分的厚重感,少了飘逸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