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向死而生的

白颠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1087443.html

导读:

年的清明节,由于尚未结束的新冠疫情,注定格外沉重。在清明节当天鸣笛默哀之时,有许多人都落下了泪水,是为这次疫情中牺牲的勇士们哀悼,也是追思已经看不到这个春天的亲人。

今年的清明节,天气却又出奇的阳光明媚。在我印象里,以往的这一天总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这样明媚的阳光,莫非是上天在这样特殊的一个清明节里,提醒我们,清明节既是缅怀先烈、追念前人功德的节日,也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

一、独具特色的清明节

很少有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复杂:慎终追远,告慰逝者,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风清景明,放歌踏青,这又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从古至今,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体现出这种复杂性。古时除了有禁火、冷食、祭祖扫墓之外,还有男女踏青相亲、流觞宴饮、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这个节日既欢乐明朗又肃穆深沉,在生机蓬勃中又寄托哀思眷恋。清明节的复杂意蕴让多种情感融为一体。

那么这样意蕴复杂的节日是怎么形成的呢?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大节日中,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只有清明节;清明节又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二、清明节溯源——三节合一的历史

清明节,一个经历了多年的古老节日,它的由来记载着华夏文明之悠远灿烂。早在先秦古籍中就已出现清明一词,如

《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萍始生”“十二,清明,发禁”《管子》

虽然这一名称最早记载于周代,但这一时期的清明,还不是一个节日,仅仅是一个节气。

上巳节大约在春秋形成,在汉代之前,上巳节的习俗主要有三:一是消灾除邪仪式,通过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以求吉祥,并祈求子嗣繁荣;二是游春,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在野外互相表达爱慕之情,算是一种择偶的方式;三是在野外召唤亲人亡魂。

魏晋南北朝时,寒食节流行起来。寒食节又名“禁烟节”等,一般在冬至后日,比上巳节晚,又比清明节气早。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日,即禁止用火而吃预备好的食物,像北方蒸好的饼食、南方的艾草青团等。

民间往往把介子推的故事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但是记载春秋战国最权威的史书《史记》、《左传》等资料中,并没有关于介子推被火焚的记载。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说法多属附会。但介子推忠义节孝的品行被社会推崇,就像端午节纪念屈原一样,所以从士大夫阶层到普通民众,都很认可这个传说附会到寒食节里。应该说,在唐代以前,寒食节远比清明节气有影响力。

清明节扫墓

到了唐代,《开元礼》中规定,由于寒食与清明相通,所以一起放假三日。唐德宗的时候,又下令把假日延长到七天,可见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已经形成一个节日黄金周。这是清明节最早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由于这些规定,寒食与清明联在一起,寒食节的习俗也就成为了清明节的节俗。

同时由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明媚之时,汉代以来上巳节除灾祈福的仪式在唐代更加娱乐化,踏青游春、曲水流觞等形式十分流行,上巳节的内容也被融入到清明节之中。

清明节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是宋代。随着理学的倡导,表达孝思和祭祖的清明节自然受到重视,此时,清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到了明清时期,寒食、上巳节逐渐消失,只有清明节保留下来。

所以,一般认为就是在唐宋时期,清明、寒食、上巳三个节日完成了整合,逐渐统一在一个清明节里。这在一些诗里也有体现。

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里有这样的诗句:少年分日做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宋欧阳修的词《采桑子》里也说到: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佃车。

而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祭扫与春游,本来是不同的文化主题,随着三节合一,唐宋以后也逐渐融为一体,使清明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踏春出游

三、三节习俗的变化和交融

1、祭祀扫墓

祭祀和扫墓原是清明节前寒食节的习俗。如上文所说,寒食节原是古代禁火日,后来与介之推的传说附会,寒食节扫墓就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唐大诏令集》记载:唐高宗龙朔二年()曾下诏禁止在寒食节上墓时嬉戏欢乐。可见在唐代寒食(或清明)扫墓习俗已普遍流行。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变成清明扫墓。

宋代以后,禁火习俗逐渐消失,扫墓成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宋代理学大兴,提倡孝道,所以就明文规定: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家各户都要祭扫陵墓。这时,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习俗就真正融为一体。

2、从祈子到游春

如果说清明节祭扫的习俗原属于寒食节,那么洗濯踏青、吐故纳新的内涵,主要来自于上巳节。著名的《兰亭集序》记载的就是魏晋名士在上巳日的活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在美好的春光里王羲之谈到生与死的命题,思考生命之可贵。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上巳节的主要目是祈求子嗣。上巳节开始是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之后将上巳节固定到三月三日。这个日子与这一时期崇尚老庄哲学有关。在道家看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上巳节,“巳”有子嗣的含义,而春季又是万物孕育萌芽的季节,所以选择“三生万物”的日子祈求子嗣。在许多地方有“三月三,吃红蛋”的习俗,其实就是祈求子嗣的习俗演变,就像很多地方添丁生子之后要分给亲朋好友染红鸡蛋的风俗一样。

实际上不仅是汉族,满、苗、瑶族等20多个兄弟民族,也都过清明节。而且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清明节”都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说明上巳节的重要性。

魏晋以后,上巳节沐浴招魄之俗消失,逐渐转化为曲水流觞(临水的酒会)和踏青游春等娱乐节目,比如《兰亭集序》正是在名士的曲水流觞中产生的。由于时间与清明节临近,又都是在郊外活动,上巳节的风俗就融入了清明节。

兰亭序

四、向死而生——清明节的多重文化寓意

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化。一个历史悠久的节俗能绵延下来,是靠文化的传承为根基。清明节之所以今日仍盛行全国,是因为其内容中有深入人心的文化根基。“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诗句里包含的就是深厚的清明节文化意蕴。无论是已经消失的上巳节招魂仪式,还是流传至今的扫墓祭祀、植树、踏青、三月三吃红蛋等习俗,一个节日里能包含这样复杂的内容,背后蕴含着孝亲宗族文化、家国意识的传承、民族情感的凝聚,对生命意识的崇尚·····这些都是民族文化和记忆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关于祭祀。清明时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而自古以来,祭祀活动,都是极重要的内容。

《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里的祀与戎都是祭祀仪式,祀是祭祖,戎是出征前祭社,因此国之大事就是祭祀。清明节是“寻根的节日”,清明的祭祀,让每个人在祭拜时饮水思源,明白自己根系何处。清明节是亲情割不断的精神慰藉,昭示着血浓于水的感情。

黄帝陵祭祖大典

由家族到国家,清明节也是一个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的节日。年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派人赴陕西祭黄帝陵。年4月,国民党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黄帝陵共祭民族祖先黄帝,号召全国团结抗战。

年的疫情,使这个清明节再次成为国家公祭日,为在疫情中牺牲的人们庄重地祭奠,全民族为之哀悼。这庄重的祭日也是在提醒生者,慎终追远,尊重生命,继往开来。

清明节,它的多重意蕴在于:于家,是亲情的怀念;于族,是对根的眷恋;于国,是家国情怀的纽带。清明节是一个向死而生、感悟生命的节日,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节日。

谁说传统的习俗过时了呢?在万物复苏、满怀希望的春天,一方面告慰亡灵,感恩缅怀先贤和亲人,同时植树插柳,踏青游春,迎接和希冀新生的希望……缅怀故人的凝重与享受春光的愉悦,两者融合在一起,正是向死而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节日习俗,正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诗意化的节俗抚慰着一代代人的心灵,并且代代传承。正因为承载了世代中国人的孝亲文化、家国情怀、生命意识,清明节成为彰显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也是催护新生的时节

结语: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清明节是人们缅怀先贤和故人的节日,也是一个新生与希望的节日。它是中华民族寻根的节日,也是一个亲近自然、吐故纳新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静心思考的节点,一个抚慰心灵的时节。清明节让我们珍惜当下,不负春光,在抚今追昔中追寻生命的意义。习俗会随着时代改变,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将一直延续。对先贤精神的敬重与继承,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重拾清明,就是在节日里重温民族的精神和记忆。

清明节公祭日纪念

抚今追昔慰英魂,鉴往知来守初心。年疫情之下的清明节,提醒我们在感受春天的同时,也要慎终追远、牢记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