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陕西籍作家陈彦的同名长篇小说,该剧将镜头对准了以刁顺子为代表的一群舞台搭建者的真实生活,讲述一群普通小人物在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以及古城西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故事。经过张嘉益、闫妮等一众主创的鲜活演绎,将底层装台人的苦乐生活、普通人的生命底色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总之,不论是随口就出的熟稔唱词还是对秦腔的不断发扬,剧中处处体现人们对秦腔的热爱。特别是在剧中,不时有刁顺子哼唱“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就连铁主任从张大户家里出来也唱,让人不禁想到经典秦腔曲目《三滴血》。
的确,“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段《三滴血》秦腔唱词但凡是陕西人哪怕没有来过韩城也会哼上一段,这可以说是上世纪经典片段里的绝对经典。《三滴血》是秦腔剧作家、易俗社的创始人范紫东的代表作,取材于清人纪昀《阅微堂笔记》。此剧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鲜活,形象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商人家庭的矛盾和不幸,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迂腐。年,由陕西易俗社首演。
秦腔是秦人的魂,是秦人的呐喊。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气势磅礴,秦腔不仅唱出了秦人的情感,更唱出了大西北的千年风情神韵。
如今,唱词里的那个“韩城县”已于年撤县设市,年为省内计划单列试点市。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经典唱词在韩原大地久经不衰,无论是在古城亦或是寻常大街小巷,依然能看到《三滴血》的精彩上演。
那么,韩城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元旦和春节在即,不如走进这座小城一探究竟,寻访你心中的“韩城县”。
你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韩城
韩城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资源丰富、文化独特,物华天宝,文物荟萃,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
韩城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也是韩城独有的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名片,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历史,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就记载了三千年。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说的那样:“来到陕西有两个地方不得不去,一个是黄帝陵,一个是司马迁祠,前者是文化人的根,后者是读书人的本”。
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司马迁呕心沥血、百折不挠,为民族留下了共同的“家谱”。走进司马迁祠。沿着司马古道拾级而上,祠院古柏参天,触摸太史丰碑,感受“大信于天下、秉笔直书”的司马精神和忍辱负重,奋笔疾书的壮烈一生。也可经过“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等五大台阶到达顶端,凭高远眺,韩原风光尽收眼底。
多座四合院,古暗道、古井、祠堂、私塾、哨门、看家门、贞节碑等建筑举目皆是,这里有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的党家村。走在古老的石砌巷道,庄严的祠堂,潇洒的文星阁,无不散发着古建筑的文化气息,观党家村家训中意味隽永的文字,是哲学,也是醒世恒言,娓娓道来,言传身教,在游览过程中感悟人生大道。
在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发掘之初便震惊了考古界,为研究西周芮国文化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依据,这是陕西继秦兵马俑、汉阳陵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文物之精美,被评为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历经多年的韩城古城,五街七十二巷,举目皆是明清乃至金元的楼阁,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星罗棋布,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文庙、东营庙、城隍庙等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在那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印痕。
始建于元代的大禹庙,诉说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香火鼎盛的普照寺,建于元延佑年间,主体宝殿面阔五间,有珍贵彩绘幅,寺内梵音环绕,古树参天,是关中地区独特的一处佛教圣地。还有古韵遗风的法王庙、玉皇后土庙、魏长城等等。
“陕西名食集长安,关中美味在韩城。”韩城地处秦晋咽喉,承东启西,面向中原,连接陕晋豫。因韩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关系,其民俗、美食别具一格。年6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韩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这里的羊肉饸饹、红甜面、黄河鲤鱼、臊子馄饨等美食,最能治愈来到韩城游客的脾胃与乡愁。
在韩城流传着“沿山柿子沿河枣,深山核桃浅山椒”的谚语,其中“椒”指的是韩城著名特产——“大红袍”花椒,享有“中国花椒之都”美誉的韩城,是我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韩城因“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大红袍”花椒“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的独有品质。通过对花椒果皮、叶芽、椒籽的利用开发,制作成花椒粉、花椒精油、花椒香皂、花椒茶、花椒酸奶、花椒啤酒、花椒芽菜等系列产品,极大延伸了花椒产业链,让花椒真正成为椒农致富的摇钱树。
“韩城”是儿时秦腔里的符号
“韩城”也是文化的向心力
抵达韩城的道路很多,
却只需一次说走就走的勇气!
元旦春节,
韩城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