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这五件事不能忘长安街知事

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是一年中的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这种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

在什么节,做什么事儿,讲什么礼儿,我们是有传统的。清明节也不例外。当然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一个点,是一条线,从遥远的历史中绵延至今。这条线将我们与祖先连在一起。祖先是根,我们在舒枝展叶。我们今天习惯的行为,也会成为明天的传统。

在今天的清明节,至少有五件事儿我们是不能忘记的,也要向后代传递。

一、祭先祖

祭祖是现在清明节的最大主题。但在宋代以前,祭祖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两个节日距离很近,祭祖往往从寒食节持续到清明节,慢慢就合二为一了。

寒食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名士介子推。他曾割肉喂食流亡的晋文公重耳。重耳归国称王后,大师介子推选择去流浪,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深谷。文公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山谷。结果子推不肯出山,与母亲相拥死于枯柳树下。文公看到母子尸骸后,悲痛悔恨交加,葬其于绵山,并立祠祭祀。后世人们思慕子推忠廉,不忍举火,所以有了断火和祭祀的习俗。

其实,祭祀祖先、拜祖扫墓之礼古已有之。不过,将时间固定在寒食节期间,还是唐人的发明。皇帝下诏,将这一民俗纳入礼制。但到了宋代,寒食节吃冷食、禁火的习俗已经淡化,清明节也逐渐取代了寒食节。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祭黄帝陵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祭拜黄帝陵的规模逐渐扩大,特别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越发意识到民族意识“自觉”的重要性,公祭黄帝活动也于年升级为国家级祭祀大典。这是弘扬炎帝精神、凝聚民族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愿和决心的表达。

对于咱普通市民来说,大家都要参与的是家祭。祭祀对象是两代以内的亲人,比如祖父母或父母。祭祀的方式主要是墓祭。一家老小到先祖的墓园清扫,摆放祭品,在坟前祷告,感念恩情,寄托哀思。有人还会将自己一年来经历的苦辣酸甜说与先人,希望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也希望全家能得到祖上庇佑。在祭祀亡者时,生者的心中会感到慰藉。

二、忆英烈

清明时节,草木嫩绿,陌上花发,万物清新明净,处处可见蓬勃生机。可就是这个时节,我们要追思英烈,礼敬另一个世界的亡灵。这种透彻生死,使自然与精神融合的思想,只有在华夏大地这样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才能绽放。

这是一片饮尽无数英雄碧血的土壤。中华民族命运多舛,也因此英雄辈出。特别是年到年这漫长的多年里,中华民族是在战争的洗礼中迎来了新生。正是无数英烈,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挽救了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命运。

早在南宋时期,为纪念保家卫国阵亡的将士,每年清明节,百姓就会自发到战死将士的坟前拜祭。江苏一些地区,人们还会举行隆重的“会船”活动,撑船到发生战役的水域,祭祀英魂。

明清以来,祭祀战争中的英烈和死难者的活动也在清明节时集中进行。明代还有专门的制度,由州县等各级政府设置祭坛,祭祀因战争等原因客死他乡的亡魂。

今年的清明节,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卢沟桥畔,在每一个烈士陵园,在每一座英雄的墓前,祭扫的市民源源不断。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不少学生的身影。多年以来,本市一直重视在青少年中开展“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以多种形式缅怀先烈,让大家能够深切感受到今天安宁幸福生活得来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更努力奋进,以告慰英烈。

在英雄墓前默哀、献花、唱国歌、宣读祭文,这样一个时刻,我们祭奠英烈,告慰英魂,就是要提醒自己,牢记历史,珍爱生活。这里有超越血缘的哀思,有民族的大爱,是对生命价值最高层次的追索。

三、文明祭

文明祭扫其实就是号召市民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与祭祀传统并无相悖之处。最早提倡用合理方式祭奠祖先的人,应该说是曹操了。他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看到清明时节,很多人家一连数日禁火,吃冷食,觉得以这种方式祭奠并不能表达多少敬意和虔诚,还有损自身健康。毕竟清明时节天气依然寒凉,不宜吃过多生冷食物。所以,曹操是不赞成清明寒食的。寒食的习俗也确实慢慢被人们所舍弃。

清明扫墓时人们往往会携带纸钱,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埋压或悬挂,一是焚烧。以往使用较多的方式是焚烧。有人焚烧时还要在地上画一个不封口的圈,意思是要留一个缺口供先人取钱。焚烧时还要呼唤某某亲人来取钱。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可能会使祭祀者感到心灵受到安慰,得到一份安宁,但对于周边环境来说,确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不仅容易引发火灾,集中焚烧时,也使空气受到污染。

近些年,很多陵园都推出了文明祭扫服务。比如提供免费鲜花,设置时空邮箱和祈福卡等。本市也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宣传、网络祭奠等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生态、环保、文明的祭扫意识。

四、踏青游

清明节两大主题,一是祭祀,一是踏青。四月初,正是踏青郊游的最佳时节。古时,一家人祭扫归来,沿途就会在山野间游玩一番,享受春天的美景。同时还会携带佳肴美酒,在外野餐,尽兴方归。

为何在纪念去世亲人的时节,人们会将欢欣与悲情融合在一起呢?这大约源于中华民族旷达辩证的生死观,是祖先对生命深层次的认知传递给了后人。民间自古就有尽寿而终是喜事的观念。祭祀寿终正寝的亲人,并不是要表达悲伤,而是孝敬和思念。所以,有唐诗这样写道:“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在清明时节亲近自然,是享受祖先赐予的生命,是感恩,不是忤逆。

清明小长假期间,本市多处景点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踏青赏花活动,还有扭秧歌、舞狮子、踩高跷等花会展演,击鼓传柳、清明品茶等体验活动,市民在祭扫之后,可以尽情享受郊游的乐趣,感受清明传统习俗。

五、赏诗画

清明节忧郁的气质,注定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古至今,与清明有关的诗词书画不胜枚举。其中有一诗一画不得不提,就是杜牧的《清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中国,这两种传世名作可谓家喻户晓。杜牧的诗就传诵在人们口边,《清明上河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把清明的意境,人的心态,渲染到了极致。

当时杜牧已逾不惑,由京官被贬谪池州刺史。他对世事,对人生,对家庭,对生命都有了这个年龄特有的深刻认知,所以才能在诗中使出高超的蒙太奇手法,细腻地表达出那种无可名状的愁苦。

清明时节本该全家团聚祭祖,而流落异乡的旅人,走在迷雾一般的雨中,心中的愁苦也如冷雨越聚越浓,也许只有烫一壶酒才能化解了。

与杜牧忧郁凄冷的《清明》诗不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则是一派祥和热闹生机勃勃的景象。有郊野的春景,其中扫墓或踏青归来的游客赶着毛驴,乘着小轿。汴河里舟船云集,两岸更是繁忙异常,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五行八作各有所为。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也一下都涌上了街头,感悟自然美景,享受生活喜乐。

这一诗一画,一喜一忧,可以说细致描摹出了清明节里人们的两种主要情怀。在这样“悲喜交加”的日子里,诗画也许是人们表达复杂心绪的最好手段之一,所以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直至今天,不仅文人墨客忍不住在清明时节挥毫泼墨,普通市民也喜爱到诗画中去寻觅清明的味道。

为了服务市民,本市在此期间也会举办“诗画清明”等活动,通过诗歌朗诵,书画展览等形式,诠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让市民能够在其中缅怀先贤,回味乡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