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史记。礼书》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即墨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先人们就崇尚“孝亲祭祖”,认为祭祖是家族兴旺的根本。祠堂祭祖是旧中国即墨地域祭祖的主要形式之一,自新中国建立后,延续了数千年氏族公祭所在地的“祠堂”,这一曾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有重要地位的产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今只有个别祠堂作为一种文化古迹遗存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周朝即有“天子七世”、“诸侯五世”、“士大夫三世”的礼制,通过系列的祭祖制度,让人们记住自己的祖先,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和族类繁衍绵远流长的情怀。按《礼记》规定,古代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春秋期间,礼崩乐坏。曾经是“不下庶人”的礼制,慢慢流传到民间,且后来出现了“礼失而求诸野”的状况。远古时期胶东地区的人们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到宋代家庭祭祀已形成较完备的脉络,直到明代朝廷明确允许老百姓建“家庙”,从此这一传统沿袭下来。
即墨祠堂(家庙)最早的形式,多在宅中置坛祭祀,随着家族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宗祠以及支祠祭祀祖先,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
即墨地域的祭祖,总体可分为厅堂、祠堂、祖坟三种祭奠形式:
①厅堂祭祖。每年除夕这天下午四时左右,民俗称“接年”,各家各户的一家之主率男丁到祖坟焚香烧纸、磕头,并叨念迎接祖宗回家过年。回家后将族谱悬于厅堂正北处,族谱下设条几或方桌摆放祭品,焚香烧纸、浇奠、放鞭炮,由长辈带领一家男丁磕头。至初二晚上,民俗称“送年”,祭奠形式与接年相似,只是祭奠结束后撤去祭品。过年期间早中晚就餐前均要焚香、烧纸,并将就餐的饮食先在族谱前供奉。除此之外就是正月十五祭祖,于正月十四下午四时左右,民俗称“接十五”,至十六日晚间九点左右,民俗称“送十五”,期间的祭祀形式与过年一样,只不过猪、鸡、鱼等十多种供品均是面塑的,另外供桌要点燃面塑的植物油灯。
②祠堂祭祖。旧时有名望、势力大、财力充足的宗族祠堂,如族中有过功名影响较大的人物,长年供奉祖宗牌位。祠堂内每日24小时香火缭绕不断,设有专人续香烧纸。而一般的祠堂,多为过年节时祭祀祖先。族人们提前把祠堂整饰一新,除夕这天将先人的牌位从神橱中请出来,放在正北专门设的供桌供奉好(也有的祠堂将族谱悬在正北供奉)。供桌陈列丰富的贡品,一般有鸡、鱼、猪头三牲,还有果点以及当地的稀有特产等。直到过了元宵节,元月十六日再将牌位收进神橱。
另外,有的宗族祠堂设有专门祭祀日。如本族功名较大人物的诞辰日,或先人中有对国家或本族有突出贡献、可引以为荣的英烈人物的诞辰、纪念日等,还有本族重大事件的纪念日等。如果有总祠和支祠,祭祀时本族人丁需先参与支祠祭祀,而后到总祠祭祀。如果距离总祠较远,也可以由支族选派代表前去总祠参加祭祀。
③祖坟祭祖。一年中通常有三次,分别在清明、十月一、正月十五。清明祭祖,称为祖先上坟或上土。早晨在日出之前,一家之主率家中男丁到祖坟摆上供品、焚香烧纸、磕头、放鞭炮,而后在祖先的坟头添土。十月一祭祖,称为祖先送寒衣。多在早晨日出前,也有在下午,同样到坟前摆放供品、焚香烧纸、放鞭炮。正月十五祭祖,称为祖先送灯。于十六下午四至六时,一家之主带上用豆面塑的以花生油或豆油为燃料的油灯,到坟前点燃(半小时左右),焚香烧纸、磕头、放鞭炮,有的人还念念有词:给祖先送灯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破四旧”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即墨民间的祠堂已经所剩不多,目前即墨地域发现的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堂有这几处:
①通济办事处楼子疃村孙氏祠堂。据《孙氏族谱》记载,楼子疃孙氏自汉代即定居即墨。现存的孙氏祠堂始建已无证可考(记载资料“文革”期间被销毁),据推测应在康熙末年间,甚至更晚一些时候建造。祠堂分前后两堂,坐北向南,外观为青砖、小瓦起脊,房顶原有鸱吻、瑞兽等古建筑饰物(饰物在“文革”期间砸毁)。
原祠堂大门有主门楼,两边有耳门及门楼,均为小瓦起脊吊脚古建筑格局。大门楼距二门楼有长5米的过道。二门楼由八根木柱支撑,前后各四根,为亭榭吊脚格局,柱间均有柱廊,为仿古花雕。二门距前堂为9米的天井。前堂三间,高6.7米,东西长10.5米,南北宽6米。房前有四根木柱支撑出厦,木柱间原为花雕镂空柱廊,窗户为花雕。
堂内设有摆放贡品的长4米、宽0.6米的楸木条山,前堂奉祀的是以楼子疃孙氏始祖孙绳武为首的列辈祖先的神主。后堂与前堂之间有一长7.7米、宽10.5米的院子。后堂三间,高6.8米,东西长10.5米,南北宽6米,与前堂一样,也是有四根木柱支撑出厦,木柱间原为镂空花雕柱廊,窗户原为花雕。楼子疃祠堂历经数次修缮,现除原大门、二门、窗户、柱廊等部分设施,自“文革”时有所变更外,其整体基本保留原貌。
②田横镇丰城社区南芦村于氏祠堂。据传于氏是明代洪武年间,从莱阳县的羊郡村搬迁至当地落户。刚迁到当地时建立祠堂,后于咸丰八年修建大门楼及外墙,其面貌保持至今,近些年又进行了重修。
祠堂主体建筑为:正房3间,坐北面南,东西长9.3米,高4.8米,南北宽5.6米。房顶小瓦起棱,檩椽木结构,自外观至内室无不透出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风格。当年祠堂屋脊都修有鸱吻、瑞兽等古建筑装饰物。祠堂正殿前有院落东西宽6米,南北长14米,出东门,有门楼。大门口外修有向外延伸的“八”字形墙垣,原来门口左右竖立有两根旗杆,按照封建礼制,这代表族中出过获得功名的人。于氏祠堂除屋脊饰物在“文革”期间被砸毁外,其他均保存得较完整,院内西厢房现用作村办公室,自始建至今约有年的历史。
③金口镇李家周疃村李氏祠堂。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建设,分前后两进,前进(主祠)及大门楼因村庄建设拆除。后进原为议事厅,现改为主祠。为正房五间,东西长13米,南北宽5米,高5.2米,正房前有院子东西长13米,南北宽7米。屋脊及山墙出厦处均有天狗、鸱吻、瑞兽等古建筑装饰物。院内立有华楼碑,为明代嘉靖年工部侍郎、儒学教授李华楼纪念碑,记载其生平事迹。据传,明代时每年京城都有使者前来祭祀这位学者。
④段泊岚镇刘家庄社区埠东村乔氏祠堂。祠堂为明代所建,至今已经有年历史,从规模上讲,这座祠堂不算太大,但屋瓦上的走兽花雕很有特点。埠东村乔氏家族至今还保留着春节到祠堂祭祖的老风俗。
乔氏祠堂为一进院落,南北长15米,东西长12米,祠堂门楼前有石狮一对,院落北端三间正屋为祠堂主屋。据说是在明代,乔氏家族有一个叫乔勤的人,也是埠东村的始祖,他是看护皇陵的官,修建了这个祠堂,一直延续至今。虽然说祠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但后来经过数次修缮,保护得十分完好,村民们也自发组织保护队伍,对老祠堂进行保护。老祠堂在清末时期被当作私塾学堂,后来又被村里当作村大队办公室。现在所看到的乔氏宗祠,是民国二十一年(年),乔姓族人集体修缮翻新的。
⑤田横镇丰城社区刁家大丈村刁氏祠堂。刁氏祠堂大约是在清末建成,祠堂是砖石结构,后来经过修缮,基本保存了原来的模样。即墨境内的刁姓,多与文登长学山刁姓有渊源。明代,文登一支刁姓人东迁,在此落户。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刁家大丈村。
⑥蓝村镇南泉社区王演庄村的毛氏祠堂。毛氏祠堂始建于明代,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民国及建国后进行过两次修缮。毛氏祠堂是王演庄毛氏的祖先迁到此处后修建的。由于老祠堂年久失修,已经破败,近几年村庄组织人力物力在祠堂旧址上按照原貌重新建造了一座新的祠堂。毛氏祠堂现存正房5间,房屋为抬梁式硬山顶两面坡建筑,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侧各有吻兽一个,屋顶用青色大瓦,墙体为方条石及青砖砌筑而成。
院内东侧还保留祖传验宗石一块,高40公分,宽30公分,厚27公分。质地坚硬,表面圆滑有泽、多纹理、呈黄褐色,左侧有一处分离出来的痕迹,是一块被激流冲刷过的石头。《毛氏族谱》也有记载,即墨毛氏分为:明即墨营百户毛法云的后裔和毛纪的后裔两大支派。
⑥金口镇店集社区南渠村张氏祠堂。这座祠堂是清末修建,距今已有年历史,在前几年又重修过,如今这里光彩照人,颇觉庄严。这座宗祠坐北朝南,系北方传统的合院建筑,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有正殿5间,门楼一处,倒座房4间。其中,正殿东西长12.5米,南北宽6米,山墙内高6米;里院南北长20.8米;门楼南北宽4米,门楼东西各有两间倒座房。门楼高出地面一米,设五级石阶,皆以整条石条砌成,门楼上方挂有“张氏宗祠”匾额。
整座宗祠布局结构古朴典雅,瓦木做工讲究,并有精美细腻的木雕、砖雕。房屋为青石、灰砖、灰瓦,木工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屋檐及墀头上的砖雕花、鸟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根据即墨史志记载,南渠村有张、修两姓,其中张姓迁自双山,修姓迁自海阳。这里的双山,应该是莱西(以前莱阳)的双山村,在胶东,双山张是一个著名的家族,后人分布很广。
⑦段泊岚镇刘家庄社区袁家庄村袁氏祠堂。建于清末的袁氏祠堂,距今已经有多年。这处祠堂建筑上的砖雕花纹,还有木制建筑,都十分精美。全村数百户袁姓村民对祖辈留下的这处祠堂十分敬重。这也是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老祠堂,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有一定研究价值。
⑧潮海街道黄家西流村黄氏祠堂。据该村黄氏族谱记载:年(明永乐二年),该村黄氏先祖黄得由青州诏徙即墨,始居即墨东关。15世纪末,其五子景端之后人黄旗峰迁至现址立村,因村前龙泉河向西流,村名为西流庄,后演变为黄家西流村。当然,即墨境内还有一些保存比较好的祠堂,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前通常多由族长负责祠堂的常年管理。经族人共同协商选出本宗辈份大、年龄较高、有威望的人充任族长。还有比较大的宗族,往往由支族选出族长,支族长轮流负责祠堂管理。其管理的事务:
一是负责田产管理,大多数宗族祠堂均有田产、山林(个别规模大的祠堂还拥有店家或商业股份)。由本族人家凑集出资或共同出资购置土地、山林,安排族中专人耕种或责成他人经营,所得收入归祠堂日常支出或族中大事公共支出用。
二是负责祠堂房屋维修护理、祠堂内设施的管理,诸如祭祀器具添置、维护等,及有关宗族的公共物品的保管。
三是负责组织祭祖及族中公共活动,每当年节或本族重要的纪念活动,议决族中大事等,往往在祠堂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悬起族谱),焚香烧纸、磕头,举行仪式后,议决族中大事。一经决定的事务,全族人即无条件遵守。体现了当地以孝为先的儒家和宗族礼制文化。
作为礼仪之邦的即墨,先人尤为重视传统孝文化和祖宗崇拜。过去即墨地域的广大农村几乎每个村落均建有祠堂。有的村还建有多个祠堂,这样的村多是村较大、姓氏比较多,同时有几个比较大的宗族,且建村的历史比较久远。然而,岁月变迁,大多数祠堂都在历史洪流中毁损殆尽。“文革”期间,祠堂在“破除迷信”中被废除,即墨地域的祭祖活动被禁止,各村所建的祠堂已失去其祭祖作用,因而多数改为学堂或其它公用场所,有的则被拆除。
琅琊王氏后人到即墨温泉街王吉墓群祭祖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厅堂祭祖和祖坟祭祖先后恢复。祠堂祭祖除少数村恢复外,大多因祠堂拆除而无法恢复。现在我国各地诸如黄帝陵祭祀大典、孔庙祭祀大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祭祀活动多已恢复,这不仅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亮点,而且成为凝聚世界华人追根寻祖的纽带。
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远古的萌芽期到宋代,在民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脉络,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祠堂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繁荣,反映了人们崇拜祖先、孝行天下的儒学传统观念,表达了人们“敬天法祖”和对祖先“慎重追远”的崇拜心理,是纪念祖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和体现。
其实祭祖的过程即为一种传承,也为一种坚守。将祖先良好的家风传承下来,将他们艰辛创业的精神坚守住,就如同在为自己的根浇水,一代又一代一如既往,才会万古长青。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根本,犹如河流有源头,而树木有根系,根深则叶茂,源远而流长。我们尽孝道,对祖先、父母恭敬,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更加壮大,人生才能更加幸福。
祭祖,这是一条穿越数千年时空流淌至今的文化血脉,永远不断流、不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