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由军阀变成国民革命军军长的孙殿英奉命在冀东一带剿匪,期间对清东陵动了心思,并冒天下之大不韪盗了清东陵的乾隆墓和慈禧墓。孙殿英一时间面对全国的口诛笔伐,自己也被扣上“东陵大盗”的帽子。3年后,孙殿英之子孙天义出生,对于这个儿子,孙殿英并未给予很多的陪伴和关怀,此时的他已经摆脱了东陵盗宝的负面影响,官衔也越来越高,自然不愿意关心家庭事宜,儿子孙天义自出生后一直在北京生活。
孙天义对他这个父亲并不了解,平时见面也不多,只知道是个很大的军官。关于父亲的一些事情,孙天义从母亲和父亲幕僚口中知道一些,也曾对他产生一些“阴影”,和朋友交往时,孙天义总是会在意自己父亲是“盗墓贼”这样的身份。孙天义说,现在回忆起来,我对父亲的印象模糊,父亲也没有太干涉我的生活和发展,他在我16岁那年就去世了。此时的孙天义已经成为了一名学术上的专家。
孙殿英行伍出身,一生戎马,但孙天义却对打仗一点兴趣都没有,而是喜欢一个人沉浸在学海里,对语言和文化有着自己的追求。年。孙天义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此后致力于对西方语言的推广和研究,年后一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此后还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
在治学上,老先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教学方式,孙天义教授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让学生们敬佩不已。同时,孙殿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幽默的口才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孙天义教授不仅精通外国语言,对中国语言和文化也颇有造诣,他多次访问美国、日本等国,开设讲座讲授中国文学、中国语言、中国文化,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治学上,孙天义教授可谓尽心尽力。
除了是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教授,孙天义老先生还有一个身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年,孙天义第一次来到黄帝陵,黄土高原广袤无垠,一片绿影的黄帝陵矗立在中央,这给了孙天义极大的震撼,他对一同前来的同伴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但近看太狭小了,没有气度。”
年,孙天义担任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2年后接替会长职位。在任期间,他多次组织募捐事宜,并对黄帝陵进行积极地保护和修缮工作。年,黄帝陵一期历经9年完工,孙天义的心愿也算达成了。看着一群群来到黄帝陵前燃香添土的中华儿女,孙天义总是感到很欣慰。面对自己守陵人的身份,他总说自己是在进行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