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他率领先民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被后世尊称为奠基文明、肇造华夏的人文初祖。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即指由黄帝纪元开始。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黄帝陵古称桥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天下第一陵,中国第一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的民族圣地。
黄帝陵入口广场的面积约平方米。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年的悠久历史。
轩辕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正门门额上书“轩辕庙”三个大字,系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于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是历朝历代缅怀先祖恩德的民族圣地,是亿万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黄帝手植柏就生长在黄帝陵桥山的轩辕庙院内,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迄今多年树龄。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称赞它为“世界柏树之父”。年,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评其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被誉为“世界柏树之冠”。
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脚印出土于黄陵县东南郭村,年移至轩辕庙院内。
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以测运气的习俗,据说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
碑亭内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以及近代国家领导人的亲笔祭文和题词。
清康熙年祭祀黄帝陵祝文碑。
国民党元老、教育家-于右任碑文。
李鹏为黄帝陵整修工程的题词-天下第一陵。
中华同心碑林,由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
人文初祖殿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年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字体铁画银钩,刚中藏秀。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轩辕黄帝全身浮雕像。黄帝浮雕像,石料采用陕西富平墨玉,高3.9米,宽3.3米,重11吨。
传说汉武帝元封元年(前),发动十余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路过黄帝陵,便上山拜祭黄帝。在祭拜之前,汉武帝将其战袍挂在这棵柏树上,以示庄重肃穆,故后人称其为“挂甲柏”。
黄帝陵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国家大祭的场所,成为历史上一项政治制度。历史上从汉代先后有历代皇帝亲临祭祀或者祭文,如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等。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轩辕庙的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神龛内为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行祭典活动。
迎面正中是登高4米的大型石阶,石路采用3米×2.4米的巨型花岗石板铺成,石阶两侧分列着成排的铜簋,石阶之上,左右各耸立着三出石阙。大殿广场由花岗石铺就,陈设有“三山五岳”石。广场四周立有9对2米高的青铜牛鼎。
桥山顶上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封建社会无论你多大的官职,在这里都必须步行前往黄帝陵,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下马”石碑两边的官道左低右高。左是文官道,右是武官道,文官道比武官道要低一些,主要考虑文官的体力要稍逊武官,所以走左侧。游人则可以先走武官道,回来时走文官道,当然也可以反方向走,这样的话,就文武双全了。
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年,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年修复黄帝陵祭亭时,被郭沫若题字碑所代替,为重刻碑)。
黄帝陵内有许多国家领导人和著名艺人亲手种植的柏树,老于看到李岚清,何厚铧,还有香港艺人成龙等。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亲手种植的柏树。
汉武仙台,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年)。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
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游人要从右面的72级台阶上,左面的81级台阶下,取七上八下之意。还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
在仙台上面,看到一男子在售书。后来知道名叫高俊元,他多年来致力于黄帝文化及黄帝陵资料的研究、搜集、整理工作。以上的挂图就是他的研究结果。
高俊元认为黄帝陵应该是龙的形状,把他的研究都表现在这幅图上。
陵园内有卖百家姓起源的小贩。自己于姓,于是拍张留念,回家度娘,于姓的起源?我国的于姓,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一支则是传自晋时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代国。
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桥山全貌.
黄帝陵的守护神-天鼋。天鼋是华夏族古老的图腾,传说是一种神异的龙,背有河图,知天地鬼神世间万物之兴衰,具有神秘先知。黄帝在昆仑山遇神龙天鼋,名谓白泽,封其为守护神,是智慧力量和王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