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此行陕西,大有深意

“中华民族的老根就在这里!”

——曹谷溪

(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图片来源:新华社)

[1]

他远远走来,身后一群人。

看到图片,老陕们再也无心早餐。

放下凤翔豆花泡馍、秦豫肉夹馍、高炉烧饼、马老四肉丁胡辣汤,抹抹唇边口水,停下咀嚼吞咽动作,低头开刷朋友圈。

兴奋,过瘾:

他来咱陕西了。

昨个来的。

(年2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图为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图片来源:新华社)

[2]

他上次来,已是5年前春节前夕。

那趟,乡愁爆发。

他的乡愁,在梁家河。

中共的乡愁,在延安。

(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图片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3]

这次到陕,恰为庚子年谷雨时节。

这回,事关千年大计。

到秦岭牛背梁保护区,看生态保护。

到柞水县金米村、平利县老县镇,看脱贫攻坚。

前者,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

后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

[4]

“秦岭”二字,已成生态保护符号。

去年1月9日,央视播出《一抓到底正风纪》专题片,剑指“秦岭违建别墅”,以及背后的“不守政治规矩”问题。

栋违建别墅被整治,一批干部被处理。他要求,“以实际行动遏止此类破坏生态文明的问题蔓延扩散”。

事后,《陕西日报》刊发评论说: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从秦岭流淌而出的水系滋养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如今又承载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的使命,牵系着中国发展的当下和未来。”

认识可谓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图片来源:新华社)

[5]

这次到秦岭,他对一众陕西干部说:

“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大教训”、“首先”、“切勿”、“切实”,四个词,字字千钧。

同行干部频频点头。

成都武侯区武侯祠,有副对联悬于诸葛亮殿堂前正中。名为《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而今,对陕西干部来说:

“后来治陕要深思”。

其实,何止是陕西干部。

治理任何一地,皆要深思。

(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6]

他到陕首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刊文《秦岭“懂”绿》。

“懂”的反面是“不懂”。

秦岭已“懂”绿,陕西干部懂了吗?

这个“绿”:

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中,C位的“绿色发展”;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3月31日,习近平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指出);

是自然生态之美、政治生态之清、社会生态之和、内心生态之宁……

更是千年大计。

(年1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登上秀林驿站二层平台远眺林区全貌。图片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7]

对于民族,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民族复兴,需要干部给力。

他常说,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民族复兴,需要化解风险。

他说,“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对于千年,他做顶层设计。

为了中国美丽、民族永续,他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为了长治久安,他说,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这件事确实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来源:新华社)

[8]

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

显而易见,预见力,是领导人必备能力。

预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民族复兴梦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他,所看见、想到的,是五千年的民族、民族的下一个千年,乃至人类和永恒。

[9]

在民族的象征面前,他常穆然沉思。

它们是大山、大河、大墙。

(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图片来源:新华社)

年4月20日,凝视秦岭。他想起什么?

(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图为21日下午,习近平在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年8月21日,兰州,凝视黄河。他思考什么?

(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登大坝、乘江船、进企业、访村落……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图片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年4月26日,沿长江考察。他谋划什么?

(年8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嘉峪关关城,登上城楼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历史文化情况介绍。图片来源:新华社)

年8月20日,登上嘉峪关。他前瞻什么?

与山川相视,与历史对话。

这是树叶对根和土的眷恋。

[10]

他多次讲,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根在陕西,魂在延安”。

对此,年曾采访他、写成延川县大办沼气通讯《取火记》的作家曹谷溪,有过论述:

我曾在许多个场合讲过,陕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黄河、长城和黄帝陵,非常奇妙地在陕北这块黄土地相聚。所以,在她赤裸裸的大山之中,弥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色彩。海内外的华人都将这块土地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论是土著的陕北人,还是投身于这块土地的异乡人,只要他的心脏与这块土地同步震颤,这块土地就会给他智慧,给他胆略和勇气,不管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艺术家,都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习近平说自己的根在这里,其实中华民族的老根就在这里!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曾经是中国解放战争总后方。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大炮,新中国大踏步从延河河畔走进了天安门广场!

(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到困难群众唐荣斌家看望。图片来源:新华社)

[11]

对中华民族而言,年注定是关键一年。

这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

所有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中西部22个向中央签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省份一直开到县级。自然包括陕西,包括陕西每个县。

会上,他说,“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这个“军令状”,是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对国家、人民、民族、历史的郑重交代。

而今,距离“军令状”截止日,满打满算还有多天。

当此之时,考察脱贫攻坚问题,显然必要。

显然提醒各级干部:

脱贫攻坚,主要领导身先士卒。

(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调研。图为习近平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12]

疫情以来,他考察4省份。

前三次分别:

2月10日北京、3月10日湖北(武汉)、3月29日至4月1日浙江。

第四次,陕西。

从地方看:中西部。

从特点看:它是“老根”。

从时机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从节前看:谷雨刚过。

它是每年第6个,也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

陕西考察,仍在路上。

但毋庸置疑:

很快,我们就会迎来——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热火朝天的

夏天、

秋天、

冬天。

(来源:学习大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