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会西王母所载的昆仑之丘和黄帝之宫都

黄帝一直被奉为华夏之祖,并在陕西建有黄帝陵,但黄帝时期的华夏和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地域差之千里,后世一直在寻找黄帝在中国境内的活动遗迹,但山海经已经告诉我们黄帝在哪里,昆仑在哪里,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山海经海内西经》所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大荒西经》也对昆仑进行了描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这些描述很明白昆仑和黄帝所在地都在西方,而且昆仑山的高度和面积都被丈量出来,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而各帝的陵墓都在昆仑东北方,各上古的帝陵就是埃及的古金字塔,

西海就是现在的地中海,西海之南,就是现在的非洲大陆,流沙当然是撒哈拉大沙漠,流沙之滨,撒哈拉有沙海之称,他的边缘就是流沙之滨、

赤水为红海,黑水就是黑海,昆仑之丘就是大金字塔,上面有狮身人面像守候,弱水之渊则是东非大裂谷,这里湖泊众多被水环绕,河湖海环绕,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因为他是一座活火山,所以又被称作炎火之山,他爆发之时,岩浆翻滚,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在山的附近有国家,这里人的装扮脸上带着虎牙般的装饰物,穿着兽皮,屁股后面还带有一截豹尾,头上带着玉饰的国王名字叫做西王母,

西王母是天帝在下方的代言人,头上带的玉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起的作用与中国后世的玉玺有相同的作用,他所居住之地也被称为地下之宫,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当时并无国内国外之分,四海之内皆是王土,所以山海经才会分海内经和海外经,而中国史籍记载的黄帝,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等人也都是在埃及附近称帝的,他们称帝后经常巡游四海之国土,他们将东方称为诸夏,他们死后全都葬于昆仑山东北就是上文所写的诸帝之台,

帝舜篡夺了帝丹朱的帝位,引发了分裂,忠于帝丹朱的鲧被杀,其子大禹带领族人东迁,建立了夏朝,大禹擅长治理水患,很快赢得东方部族的拥戴,将东方的水患治理平息,但在其死后,东夷部落不在臣服夏人,东夷人擅长使用弓箭,“夷”拆解开就是大弓的意思,东夷的领袖后羿将夏驱逐出了东方,从此之后东方脱离了西方昆仑西王母的统治,成为了新的国家,但过了几百年后从西方迁徙过来的周人再次打败了东方的商王朝,重新统治了东方,

后世《穆天子传》记述了周穆王从成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历经了天登上昆仑,拜见了西王母,狩猎大旷野,周穆王一路征伐,沿途国家都是来朝拜周穆王,穆王赐给他们财帛,用的是“赐”字,只有到了西王母处,用的是“献”字,穆王见西王母献玉帛给西王母,说明周天子的地位不如西王母,对西王母表示臣服与尊重,因为这里是周人的发祥地,周人发祥于此,逐步西迁,来到中土,虽经几世,但不忘故土,周穆王是返回故土,所以以臣礼见西王母,因为西王母代表的是天帝,并且他们还上了昆仑之丘,参观黄帝之宫,这更是确切的说明黄帝不在现在的中国国境之内,只是在此之后再无黄帝之丘的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几经战乱,国家典藏图书毁坏丢失大部分,在汉朝司马迁做史记时,上古史已经被改的混乱不堪,只能从神话故事里去看远古的历史,但在唐朝时期被卖为奴的黑人仍然被称为昆仑奴,也是对昆仑山位置的肯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