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沄黄帝陵所在地之探

文/北京庞沄

作者

这篇游记相当棒,了解历史地理很重要。比如《左传》中一个地名有五六处,弄错了南辕北辙。再比如英国的地名,随着新教徒移民新大洲,只是冠了一新字原封不动照用。虞春以为现在那些所谓的黄帝陵衣冠冢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没有相应的考古学证据,只有传说,违反二重证据法,不科学

子长之行中最意外的竟是又一处黄陵所在地的发现,此前只知黄陵县的黄帝陵,也听说过子长县的古迹钟山石窟和安定古城,可刚卸任的人大杨主任却直接开车把我们带到了子长县西北方向近50公里以外的高柏山上。原来,高柏山古时也称桥山,《史记?五帝本纪》所述"黄帝崩,葬桥山。"难道会是这里?那现在黄陵县的黄帝陵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高柏山山门

黄帝文化园牌坊,文化园里展有对黄帝陵所在地的考证

高柏山

高柏山位于子长县城西北方向约50公里处原石家湾乡,该山南北长而东西窄,纵贯十余里,山峰高耸,山势巍峨,是大理河与淮宁河之源头交界处,海拔米。

清《关中圣迹图志》载:“桥山,在安定县北八十里,一名高柏山”。清道光本《安定县志》载:“高柏山,在县北八十里,即桥山,山有古柏,故名”。古时安定县即现在安定古镇,从这里到高柏山(桥山)差不多正好八十里地。

民国《延绥览胜》载:“高柏山,安定县北80里,为古桥山北麓,以山多古柏,故名。”

高柏山乃子长县境内最高峰,站在一览众山小的高柏山上,又找回了刚插队时对陕北黄土高原的苍茫感。当年爬上山头面对一望无际的黄土山峦,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走出大山回家!

在高柏山周围约五十平方公里的地带内,出土过大量龙山文化时期的新石器和陶器,也有商、周、秦、汉时期的陶器。在杨台村西面的原上有古车道,车道残宽14米,长百余米,道边有烽火台,残高9米,登台顶,可与高台乡的墩儿山和大墩梁之烽火台遥相对望。在烽火台的古车道边,曾出土青铜箭镞,铜马车饰及陶器,经考证,是秦时守边将士所用的兵器和器皿。据当地农民相传,古车道是古代驻军拉水用的车道。距高柏山北约十里的曹家洼村,有残留的古城墙遗址,当地农民称之为城墙梁山,此即秦汉时期的阳周县城遗址。杨主任从高柏山上给我们指引可直接观察到的古阳周县城遗迹。

《史记集解》载:“(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而《汉书?地理志》载:“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上有黄帝冢也”。《水经注?卷三》载:“奢延水(今无定河)……又东,走马水,(今淮宁河)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南桥”。

最早的秦、汉地图标出的上郡、阳周、桥山与安定县(子长县)也一一对应。最有可信度的因素是水系的对应。近两年考证指出黄帝活动地区在陕北一带,神木石茆遗址“正是传说中黄帝部族所居住的居邑”。黄帝文化园园长一句话说得有理,随着族群的迁移,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命名桥山,命名阳周县。但水系不会正好也是如此分布。

那么黄陵县的黄帝陵难道是衣冠冢?河南荆山和甘肃正宁的黄帝陵也都是衣冠冢?这些还是留给专家去论证吧。总之,高柏山之行又给我们对黄帝陵的出处多了一分猜想。

馆内展出的拓本

高柏山上新建的祭奠先祖黄帝的大殿

围栏上刻有各年代著名皇帝

大殿居然没有上锁,使我们得以进入拍照。可以说这些泥塑造形各异,色彩斑斓,每组泥塑都与古老的民间传说一一对应,还是很值得欣赏的。正中的是轩辕黄帝,下面的塑像就不一一介绍了。

最后,再次感谢一直陪同我们参观并耐心讲解的杨主任和文化园园长。

谢谢阅读

前期回顾

庞沄

号称敦煌之二的钟山石窟

虞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