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清明时节话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最初是一个提醒农民耕种的节气,后来与寒食、上巳两节慢慢融合,到唐宋时期已由时令节日逐渐演变为集纪念、祭祀、郊游、农事于一体的复合节日。

节俗形成

古人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存在的部分自然现象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依据他们的思维判断,认为“阴”代表去世之人,“阳”代表“在生之人”。“阴”和“阳”又是相互对立统一的,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习俗就是将人们的“阴”和“阳”统一起来。而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平台,就是在生的人给去世的人烧纸钱。这一烧纸钱行为,表示已逝之人并没有被在生之人忘记。到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形成,汉代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盛行。唐朝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需火点香,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上巳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上巳的取代,上巳消亡,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上巳的节俗功能。到明清时期,寒食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因此,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祭祖源于古人的祖先崇拜。我国的祖先崇拜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图腾崇拜,发展到之后的生殖崇拜,再到之后的灵魂崇拜,最后发展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对象并不是这一时期整个氏族共同体的祖先,而是本家族的祖先,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先人和父母。而对于先人和父母的恩德,子女要用“孝”来表达。这种“孝”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传统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称上坟、扫墓、祭扫。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隔几年还要为坟墓添土。远在他乡的子女,即使回不来也要在当地路口为先人烧纸钱。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在节日期间人们除了要对自己的祖先进行拜祭之外,还要对那些有功于国家之人进行祭祀,这些祭祀行为表达了人们对国家有功之人的感恩。每年清明节黄陵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慎终追远祭拜祖宗的重大囯祭盛典,具有几千年官方祭祀的历史传统,从虞、夏、商、周到秦、汉……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我们的祖先进行祭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节,沙圪堵各界人士包括中小学生都要到烈士塔缅怀为解放准格尔牺牲的英雄烈士。

踏青郊游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主要源于远古时期农耕祭祀以及迎春习俗。作为农业大国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并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踏青”就是在春天来临之际,野草繁茂、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在这种大好时节走出家门来到户外,真切的去感受春天到来之后的欣欣向荣。在鸟语花香、春风和煦的春日中,身心都可以沉醉于春色之中。现代人清明时节也会成群结队外出踏青,尤其是正处于热恋中的男女更是对踏青情有独钟,一些青年男女搭肩挂膀,趁兴寻觅和抒发他们青春爱的机缘和情怀,演出一幕幕动人的情剧。放风筝虽然在现代人眼中看似是一种游戏,但是在古代社会,却是一种驱除疾病的重要习俗。后来这种极具古代社会特色的习俗,逐渐发展成为流行于民间的郊游娱乐活动。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对放风筝这项活动十分热衷。还有蹴鞠、荡秋千、拔河、插柳、戴柳等习俗,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文化内涵

清明节俗丰富,不仅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浪漫,“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节可谓独领风骚,在历史上还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唐初时,民间在清明一边悲伤祭祖,一边开心春游的习俗被朝廷认为是对亡灵和鬼魂的大不敬,唐高宗在龙朔二年时还曾下诏禁止过。但民间形成的习俗很难改变,官员们也跟着附会,朝廷不得不在清明节设立假日。大历十三年诏令,每逢清明节放假五天;贞元六年更是加到七天,完全赶得上现在的年假了。人们在清明节这天祭祀先祖,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这一文化内涵。从秦灵公开始到汉武帝,再到唐代宗正式确立皇家规范的祭拜黄帝制度,以后的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清诸帝,到近代数不清的政治、文化名人,无不为之神往,以各种礼制形式拜祭黄帝陵,特别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民族存亡之际共祭黄帝陵被传为佳话,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目前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国祭。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璨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无数有名、无名的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拼搏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换来了从红船一叶到中国号巨轮的历史性巨变。今天我们祭奠革命烈士不仅是单纯地回顾历史,更是在缅怀英烈中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更多的前行力量。

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已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乡村小道车水马龙、往来不绝。年,国务院规定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年,清明节假期包括调休又改为3天。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进入新时代,各地都在倡导文明祭祀新风,采用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纪念、家庭追思和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等优秀传统文化,主动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精神传承、情感寄托上来,营造文明祭扫的新风尚。

作者简介

刘富义,退休教师,现为准旗薛家湾五老宣讲团成员。

来源:大美准格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