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黄帝陵 >> 东湖发展 >> 李平安清明之问

李平安清明之问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www.txbyjgh.com/axhd/m/1350.html

清明本是年度时序中第五个节气,但由于杜牧的七绝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强化了它的人文意向。所以人们到了清明,首先想起的是为已故亲人扫墓烧纸,把踏青郊游放在了其次。杜牧的一首诗,不仅使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文化内涵,而且定义了此时的自然“天象”是雨天,若不是“雨纷纷”,这个节日便有些遗憾或缺失。

今年关中地区亦是如此,春雨潇潇,连续下了三天,把人们的心绪一下子带到了“缅怀与思念”的氛围之中。

我们姊妹也同往年一样,带了香把和纸钱,在排位前烧纸叩拜,献花置果,送语寄言,以祈故去的亲人在九泉之下安好如意。

公墓烧纸的人很多,不乏拖儿带女的三口之家,也有异地归来专门扫墓的人们。相邻烧纸的一位女士问我,烧这有用吗?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就说,权当给子女做一回“孝先敬祖”的榜样,女人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不过,她的问话,倒是让我思考了许久,想想清明祭祀活动的意义远不止这一点。

其一,整理坟冢,标记祖先埋葬的位置,为祖坟添土、栽树、立碑、除草等等,让后辈了解、知道、记住根在那里,家族繁衍状况,成员关系;其二,已故亲人有养育、教导,接济等恩情,此时此地表达怀念、感恩之意最为合适;其三,亲人在世时由于各种原因,后辈没有照顾好,或有逆反行为者,表示忏悔,内疚的心情,可以求得内心安稳,有了释放负面情绪地方;其四,让子女认祖归宗,记取先辈教导,传承良好家风,使家族香火得以延续;其五,给后辈团聚重逢提供机会,共话往昔,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其六,审视和领悟生命的真正意义,思考个体生命的来路与归途,从而理解万物的轮回与复始。

清明节正是因为有“反观生命,领悟生活,慰藉精神”的作用,才延续了数千年。近年来,黄帝陵公祭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盛事,成为报本反始,慎终追远,凝聚海外中华儿女的纽带,足以说明清明节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内涵,我辈当在此节日有思有悟,薪火相传。

作者简介:李平安,渭南临渭区人。业余爱好广泛,热衷阅读,喜欢摄影,倾心文字,有通讯,诗歌、音乐、书法、摄影作品在省部级刊物刊用并获奖。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华山文学凉风至白霜降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于瑞娉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