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备受人们尊敬和崇拜的黄帝竟然是来自游牧民族,相信很多看到这个标题的小伙伴们已经举起了板砖准备拍过来了?大家先别冲动,请容我说完我的理由后您不再来拍不迟。
第一,为什么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都发生在河北北部?
我们都知道黄帝的崛起来源于两次大战,《史记》中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躁,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据考证阪泉和涿鹿都在今年河北北部,其中涿鹿在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附近,至今当地还有黄帝城、黄帝泉等景点;而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附近。
为什么两场大战都会爆发在河北北部呢,我们在另一个处地方似乎找到了答案。根据南北朝《舆地志》记载:"涿鹿,黄帝初都,迁有熊也。大抵征战所至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原来黄帝最初的都城就在涿鹿。
另一个证明黄帝来自北方的证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杜预在《春秋释例》也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另外《魏书.序纪》中也有类似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第二,为什么最早的龙出现在红山文化?
我们都知道黄帝部落的图腾就是龙,而中华第一龙就恰恰出现在红山文化(今天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赤峰市一带),难道仅仅是巧合,还是红山文化本就是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甚至遗址?
第三,为什么炎帝部落的人都要跟黄帝死战到底?
我们都知道在阪泉大战中,炎帝已经被黄帝打败,并被迫跟黄帝结成部落联盟。那么炎帝的手下臣子刑天和蚩尤为什么还要坚持跟黄帝死战到底呢?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史记·五帝本纪》还有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一朝国君或主将的投降后,基本上臣子和下属也都会跟着投降,只有两个朝代除外,元朝和清朝。你品一下是不是只有亡族灭种的仇恨才能让他们死战到底。
第四,为什么黄帝要叫仓颉造字?
我们知道华夏先民早在伏羲时代就已经创造了文字,并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那为什么黄帝还要用仓颉造字呢?是不是有一种剃发易服的感觉,要想迅速地征服一个文明,还有什么比改变他们的文字更快速的呢?
第五,黄帝的生活方式
最后,我们再看黄帝的日常生活方式,《史记》中也有记载:“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而左右制度也是典型的游牧帝国制度,匈奴有左右贤王,突厥汗国有左右叶护,蒙古帝国有左右翼,还有不少阿尔泰系游牧帝国都有类似左右的制度。
本文的信息的确对大多数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来民族融合早在年前甚至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正是由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才使得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够吸收到世界先进的文化成就,从而创造出灿烂的华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