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存不存在考古发现巧合现象,难怪会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6359070.html

根据古史记载,距今大约年时,神农氏衰亡,诸侯相侵伐,天下乱成一团,于是黄帝修兵攻打叛逆诸侯。其中,炎帝与蚩尤势力最为顽固,随后爆发上古版“三国演义”,先是黄帝三战打服炎帝,后是黄帝击杀蚩尤,最终“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然而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学者开始疑古,怀疑古史中的人与事,其中就包括怀疑黄帝、炎帝、蚩尤等等的存在。客观地说,有些怀疑并非没有道理,比如山海经中的黄帝只是诸帝之一,但后来定于一尊,显然存在后世的演绎。但反过来说,上古流传下的神话传说,往往都是远古记忆的残留,里面蕴含一定的历史真相,因此黄帝等也未必完全虚构。

过去百年,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距今年前后,考古发现与黄帝事迹的确比较“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炎黄蚩尤的确存在过。

动荡时代与礼乐出现

距今年之后,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出现了很多上古邦国,学者苏秉琦称之为“满天星斗”。在随后余年中,这些上古邦国起起落落,直到二里头文明的出现,真正开启了中国的王朝时代。但在这余年中,有一个时代却比较特殊。

现代考古发现,在黄河中游一带,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中国发生过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原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指出:“仰韶文化晚期至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社会在经过极其繁荣的仰韶庙底沟期之后进入了一个大分化、大动荡、大重组的调整阶段。”

但在大动荡后,中国进入龙山文化时代(前—前年),而这一时期的重大特征是,中国随后出现了成组的礼器。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而考古发现礼乐的源头,就始于此阶段。

回头再看黄帝其人,史书记载黄帝之前“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原先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黄帝打败炎帝、蚩尤等诸侯后,制作礼乐等重新建立了社会秩序。当然,黄帝一统江山之说,大概是后世的演绎,但龙山时代之前的大动荡,以及龙山之后的礼乐出现,恰恰与史书上的黄帝时代高度巧合。

仓颉造字与考证发现

根据古史记载,黄帝时代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出现了文字,也即我们熟知的仓颉造字。以现代眼光来看,仓颉大概是文字的重要整理者,然后他整理的文字传承了下来,即《荀子》中说的“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按照常理来说,仓颉造字(或整理)是可能的,因为甲骨文是成熟文字,依照文字演化逻辑,此前应有“初熟文字”,而仓颉距离甲骨文相差余年,基本符合文字演化需要的时间,即仓颉造字之后,又经过千年演化,出现了甲骨文。

郑州商城距今年左右,里面发现的一片甲骨文,已经非常成熟,上面有一句话,其中一个字是“亳”(这个字证实郑州商城的确曾为商都),因此中国出现成熟文字的时间,应在商朝之前。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根据事物形象而造,学者苏秉琦指出“象形字的创造者只能是模仿他们亲眼看到、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器物形态。因此,甲骨文实物虽出自晚期商人之手,它们却为我们留下中国文字初创时期的物证。”

据他与其他学者考证,甲骨文中的“酉”、“鬲”、“畐”、“丙”、“宫”等文字,最迟始于仰韶时期,有些是在龙山时代前,因为这些文字对应形状的器物,在龙山时代已经消失不见,商人若造这些字,就会根据当时的器物形象造字,而不可能模仿已经消失的器物。

因此,从文字考古角度来看,黄帝时代恰好是中国文字演化的重要时期,即考古与史书记载较为巧合。

综上,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总结一下,要点有三:

首先,考古发现的黄帝时代,中国社会的确发生一场巨变,恰如五帝本纪记载的那样混乱,或许黄帝、蚩尤、炎帝之战就爆发在此时,但黄帝一统江山,没有考古证据支持。

其次,史书记载黄帝制礼乐,重新建立社会秩序等等,虽然考古也不完全支持,但中国礼乐起源的确始于龙山时代,与黄帝时代比较吻合。

第三,史书记载黄帝时代仓颉造字,虽然考古并不支持,但考证显示黄帝时期是中国文字演化的重要阶段。

由此,如果黄帝其人其事(黄帝未必是一个人,或是一个部落等,“黄帝”只是后世对他或他们的称呼),完全是古人虚构的话,那么为何与考古发现如此巧合?更为重要的是,这真是一个“巧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