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司马迁写到:“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笔者以为,作者在这里写得应该是黄帝的部落势力范围,并且指出了黄帝为什么叫黄帝的由来,以及黄帝治理百姓、发展生产的贡献。主要意思是:
首先,说明了黄帝部落的势力范围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界线,以及中部的都城。
1、东面: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丸山,地理志曰丸山在琅邪朱虚县;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朱虚故县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
2、西面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倥侗山名也。后汉王孟塞鸡头道,在陇西。一曰崆峒山之别名。括地志云:“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中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即此山。”括地志又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案:二处崆峒皆云黄帝登之,未详孰是。)
3、南面: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封禅书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十里,齐桓公登阳县。之以望江汉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县南十八里也。”)
4、北面:往北驱逐了荤粥(xūyù)部族,(匈奴传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犹、荤粥,居于北蛮。”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俨狁,汉曰匈奴。)来到釜山与诸侯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于釜山,犹禹会诸侯于涂山然也。又荤音薰。粥音育。)
其次,说明黄帝部落由游牧向农耕时代的转变。黄帝四次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扎营,把军队当作军营的护卫。黄帝所封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
第三,说明黄帝治理国家的经验事迹。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他让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虫豸,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而自己的身心耳目却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其他用品。
最后,解释黄帝名称的由来。他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黄帝自带祥瑞,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