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王屋山祭天华豫未来

济源流传有黄帝登上王屋山主峰设坛祭天的故事。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在距今年前,黄帝征服炎帝,两个部落联合后,当时的蚩尤部落也发展强大起来,他们经常骚扰炎黄部落的臣民。

黄帝带兵讨伐蚩尤,从山西风陵渡过黄河,经垣曲入王屋,一路追击。由于蚩尤兵器好,善使法术,黄帝屡战不胜,就听从其师华盖的建议,到王屋山祭天,以求得天帝支持。

当时炎黄联盟区域内的王屋山最高,古人认为:天帝在天宫,山高离天帝近,所以黄帝带兵来到王屋山,登上峰顶,设坛祭天。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斋三日,然后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告天帝破蚩尤。

黄帝的诚意感动了天帝,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授破蚩尤之策。黄帝终于在太行山东侧的冀州将蚩尤抓住并杀了,天下于是太平,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黄帝内传》载:“为之琼林台,昔黄帝上坛,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这里可以看出,天坛山名是由琼林台改称而来。

又明代唐枢在《游王屋山录》中说:“北上为天坛,天下洞天第一,相传轩辕击蚩尤,受天符于此坛。”根据《尚书·禹贡》《九天》等有关史籍记载,黄帝打败蚩尤后,为感谢上天恩惠,到第三年八月,又来天坛山祭天,与西王母在此举行了一次神仙会。

《格致镜原》云:“帝既与王母在王屋山相会,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原来,黄帝自与王母相会后,因为怀念王母,就叫尹寿造了十二面镜子,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每月使用不同尺寸的镜子,用来照见当时在天坛山上与王母相会时的情景。

这十二面古镜,鼻作麒麟蹲伏之象,背面有龟、龙、凤、虎、八卦、十二辰及古文字等雕刻,工艺十分精美。古镜后来散落民间。

据传,唐初儒生王度曾从一奇士手中得到其中一面古镜,后来还写了一篇《古镜记》,成为唐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天坛山顶,原有一株古松。相传是黄帝亲手栽植,因名御爱松,明代孟县知县李贯在《题御爱松》中曰:“枝柯非铁亦非铜,不受秦皇汉武封。怪势撑空临晓日,深根拔地战秋风。”

此松与轩辕堂等已不复存,至今仅十方院、华盖峰尚存,见证着远古时期这里上演的刀光剑影追杀和天下太平。从此王屋山被视为天下第一祭坛,华夏一统之圣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