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三祖之一为何叫蚩尤为何黄帝赶尽杀

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蚩尤是我国上古时期炎黄时代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人们一般认为他是一位不服炎黄统治而‘犯上作乱”的诸侯,山被黄帝兴兵讨伐而遭擒被杀。

其实,蚩尤应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军事家和一位兵器制造专家。

他与炎帝、黄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由于蚩尤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最后的悲剧结局,后世人们将他奉为战神进行祭祀。

逐鹿中原

蚩尤与炎帝、黄帝逐鹿中原,距今大约已将近五千年了。其时在华夏的大地上,有着众多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在华夏的大地上形成了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联盟集团。

炎帝部族集团主要活动于黄河上游地区,黄帝部族集团主要活动于黄河下游以北的地区,而蚩尤部族集团则主要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

后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集团开始向东向南发展,而当时蚩尤集团也正开始向黄河上游及黄河以北发展,这样摩擦冲突就在所难免。

蚩尤与炎、黄三大部族集团中原逐鹿的战争情况,在《逸周书》中有一个概括的记载。

在这场战争中,西进的蚩尤集团大概是首先发起对炎帝集团的进攻,然后炎帝集团反攻,双方在“涿鹿之阿”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当时蚩尤一方加盟部落众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武器亦较为先进。蚩尤集团不仅一举而战胜了炎帝集团,而且还乘胜一举而将九隅之地进占无遗。

蚩尤不满炎黄二人的自居帝号,不仅取炎帝之地,还取炎帝之号而代之。在接着与黄帝进行的战争中,蚩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据《逸周书》,炎帝在与蚩尤的战争中失败后,终于说动黄帝向蚩尤又发动了进攻。《史记·五帝本纪》对这场战争作了简略的记述,其云:

“诸侯相侵伐……而蚩尤最为暴……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貔虎……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山海经·大北荒经》记叙得相当具体:“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从此,失去了首领蚩尤的蚩尤部族逐步退出了在中原的角逐。但蚩尤在战争中威风赫赫的英雄形象却长久地留在了后世人们的记忆之中。

蚩尤的失败

蚩尤军队的装备水平、战争手段和战争艺术都是比较高明的。蚩尤军队已装备了当时种类齐全的最先进的杖、刀、戟、大弩等金属兵器和远程兵器。

从防御性装备来看,蚩尤的将士们的配备也很先进。《龙鱼河图》所说的“铜头铁额”,实际上就是头盔甲胄之类。

在近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蚩尤军队达到了如此的装备水平,这并不奇怪。据考古发现,与蚩尤、炎、黄时代相当的遗址中,已出土了刀、匕、环、斧等青铜、黄铜制品。

在与炎、黄的战争中,蚩尤使用了多种战争方法和手段。使用了驯养的野兽以为冲锋陷阵的前驱。

蚩尤利用其部众熟悉水性的特点,对生活于黄河上游地区的黄帝部众实行水战。黄帝采取了正确的策应办法,将战场转移到高旱之地进行。

蚩尤在与炎、黄的前后两战中使用了不同的战略。蚩尤、炎帝、黄帝三大部族集团都有逐鹿中原的企图。

在“阪泉之战”中,黄帝将炎帝打败。此时炎帝集团新败暂时无力再整旗鼓,而黄帝集团实力大为削弱。蚩尤审时度势向炎帝集团发起了进攻,一举打败了炎帝集团并占据了其地盘。

在接下来与黄帝集团的战争中,蚩尤刚刚打败炎帝占据涿鹿进行休整,并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可是炎、黄二帝却不想给他坐大的机会,败逃的炎帝企图借黄帝集团的力量东山再起。于是黄帝乃趁此机会组成了强大的联军,大举向蚩尤集团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蚩尤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就在自己的根据地涿鹿,与黄帝联军展开了决战。蚩尤的失败在于后来离开了涿鹿,被黄帝诱到“中冀之野”而擒杀之。

当然,蚩尤的失败还在于他没能联合其他一些本来处于中立的中小部落,使自己面对空前强大的联军,难免失败的命运。

在具体战术的运用上,蚩尤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善于利用气候的变化来用兵作战。蚩尤与黄帝作战之时,所谓“请风伯雨师,作大风雨”。这与诸葛亮的“借东风”是何其相似。

后世的人们也不忘总结蚩尤的战争实践和军事艺术。如《汉书·艺文志》兵家形势类录,有一部两卷的题为《蚩尤》的兵书。

看来后世人们对蚩尤的战争实践和军事艺术,始终保持着长久的兴趣。

古人对蚩尤的崇拜

由于蚩尤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就连擒杀他的黄帝对他也要倍加尊崇。黄帝擒杀蚩尤之后,天下并不太平,人们仍很怀念蚩尤,对黄帝的霸主地位也并不认同。

为了平服人心,“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这天下的“八方万邦”,当然也包括了原来参加黄帝阵营与蚩尤作对的“诸侯”。

可见蚩尤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记忆。经过年深月久的历史积淀,蚩尤的形象成为后世人们心目中的战争之神,受到祭祀。

《龙鱼河图》虽然没有记载黄帝是如何祭祀蚩尤的,但既要利用蚩尤形象去“威服天下”,肯定是有着一套祭祀仪式的。

黄帝对蚩尤的祭祀被后世沿袭下来,祭祀的内容和形式当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辽史·国语解》说:“象吻。黄帝治宫室。陶蚩尤象置栋上,名日蚩吻。”

看来,所谓“蚩吻”,应当也是黄帝祭祀蚩尤留传下来的一种遗风。

正史记载中第一个祭祀战神蚩尤的是秦始皇。到秦始皇时代,蚩尤作为战神受人们祭祀就已十分久远了。而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大英雄,也不忘对战神蚩尤的祭祀。

正史记载中第二个祭祀战神蚩尤的是汉高祖刘邦。甚至将蚩尤与黄帝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列而一起进行祭祀。

据史书记载,刘邦乃是唐尧的后人,唐尧又是黄帝的玄孙,刘邦将其祖先的敌人与其祖先置于同等地位而一起同时祭祀,蚩尤作为战争之神的威力也实在不可小视。

《诗经·大雅》中有《皇矣》一诗,此诗是周人叙述其祖先开国历史的一首史诗。诗中有“是类是杩”一句,其中“杩”,是指祭战神。

清人龚自珍认为“杩祭”就是祭战神蚩尤。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他这个看法在《宋史·礼志·军礼》“杩祭”条下可以找到根据。

在《南史》有一条记载正说明了祭战神蚩尤是要用白马作为祭品的,说是太清二年十一月,侯景已逼近城下,梁武帝于“戊午朔,刑白马,祀蚩尤于太极殿前”。

所谓“褐祭”当指“刑白马”而祭战神蚩尤无疑。蚩尤作为战神,不仅在人间受到帝王将军们的祭祀,在古代的天象中也有着他对应的位置。

《史记·天官书》对“蚩尤旗”是这样记载的:“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这里的“蚩尤旗”是一种星体。

《九歌》其中有《云中君》一篇,自王逸以来有两说:一说认为是祭“云神”,一说认为是祭“云梦”之神。蚩尤又为雷雨之神,就是“云中君”。

从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历代人们对战神蚩尤的祭祀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延续的时间长。从蚩尤死后不久就已开始,中经周、秦、汉、唐、宋,直到明朝还规定凡皇帝亲征、遣将出征,都要举行“杩祭”之礼。

只是到了清代却不再举行“杩祭”之礼了,可能是由于满族人宣称自己是黄帝后裔,故而对蚩尤有所忌讳。

第二,祭礼规格高。首先是祭者身份高贵,如前所述,黄帝、周文王、秦始皇、汉高祖……宋太宗、明太祖都亲行过“杩祭”;还有就是与战神蚩尤同时受祭者的身份高贵。

第三,举行战神蚩尤祭祀的地域范围广。从西部的文王之祭,到东方齐地的秦始皇之祭,再到南方湘楚的“云中君”之祭,几乎遍于整个华夏大地。

由此可见,战神蚩尤的影响不可谓不广泛不久远。至于蚩尤作为祖宗神在苗族等少数民族中所受到的祭祀,那是另外的话题。

通过上面的论述,蚩尤的战神形象已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在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创制出金属兵器,他在逐鹿中原的战争中,战绩赫赫,连炎帝、黄帝也对之“大慑”畏服。

他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创造的业绩,使他成为战争之神,从而受到后世人们的崇拜祭祀。他的赫赫英名,他的威武雄壮,直至百世之下仍不稍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