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炎”指神农氏炎帝,“黄”即轩辕氏黄帝,其中黄帝为上古五帝之首!轩辕黄帝率领先民们,磨砺智慧,统一华夏,安定四方,黄帝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人敬称为“人文初祖”。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黄陵县桥山成为他的陵寝所在地,是全民族共同向往的精神圣地。据说黄帝岁时出巡河南,忽然晴空中发出巨大声响,在一阵音乐声中,有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将黄帝接上了天。当黄龙飞至今陕西桥山上空时,黎民百姓呆呆地看着,人们大声呼喊着,边跑边哭为黄帝送行。黄帝见到这种情况,就下驾安抚百姓。黄龙催黄帝要上路了,黄帝不能违背天命,遂无奈地乘龙升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桥山龙驭”。后来人们将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史记》所载的“黄帝崩,葬桥山”。
这里的桥山位于今天陕西省黄陵县,可是除了陕西黄帝陵外,全国还有四处黄帝陵,分别是河南荆山黄帝陵、甘肃正宁县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
其实黄帝到现在都是有争议的,有人说黄帝是人,是人文始祖,有人说黄帝是部落,还有人说黄帝是朝代。说到底,黄帝陵都是后人对他思念而修筑的纪念性建筑,并不是真正的陵墓,而是衣冠冢,不同历史时期在各个地方都建有黄帝陵也是很有可能的。
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是最受公认的,它早已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所共同景仰。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刘彻亲率18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也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
早在年,黄帝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编号01,因此又称天下第一陵。近年来,国家已拨专款,着手对它进行整修。今天的黄帝陵,不仅是重要的祭祀场所,也是5A级景区,包括轩辕庙和黄帝陵两个区域。年,重修竣工之后的黄陵以其庄严宏伟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光荣历史,是全世界华裔敬祖寻根的寄托。
轩辕庙又称黄帝庙,最早建于汉代,庙址在桥山西麓;唐代正式将祭祀活动列为国祭,并开始重修扩建黄帝陵庙。宋太祖开宝初年,为避河水侵蚀,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至桥山东麓黄帝手植柏树之处,就是今天拜谒的轩辕庙。
轩辕庙分为古柏大院、中院、祭祀大院三个院落。古柏大院是轩辕庙的主体院落,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是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东西两侧为碑廊;西院为陈列展示区,有祭祀展室、书画展室、文物展室,以及常态化祈福祭祀演出场地。
祭祀大院位于轩辕庙中轴线最北端,背靠凤岭,占地4万平方米,是黄帝陵景区最恢弘大气的建筑,整个祭祀大院包括祭祀广场、三出阙、轩辕殿、角楼等建筑,是近年来举行黄帝祭祀大典的场所。
从轩辕庙出发,登上桥山之巅,就到了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距陵园约米,有一块「下马石」,此碑立于明代嘉靖年间,石碑上刻著「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在大陆众多古迹中立此石碑的,唯有黄帝陵和孔子庙。
黄帝陵最早在秦代以前就建有祭亭,现在的祭亭建于民国三十三年,祭亭后方被青砖拱围的环丘状土丘,就是黄帝的陵塚,高3.6米,周长48米。远古时期,陵墓讲究「不封不树」,「不封」是陵塚上无封土堆,「不树」是陵塚周围不栽树;五千年来,黄帝陵塚外观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风貌。
近年来,每年清明等重大节日,黄帝陵仍然在举行公祭典礼,祭祀的规模也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