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被打开的皇帝陵定陵,出土了两

众所周知,北京曾经是明朝的都城,十三位皇帝死后都是埋葬在北京,所以就有了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距离北京城约五十公里,十三座帝王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中有十二座陵墓没有被挖掘,只有一座陵墓被挖掘,那就是定陵。

这个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他的年号为万历。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建于至年,历时6年时间建成,是明神宗及其两个皇后的陵墓。

明神宗朱翊钧(年-年)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也同样处于由古代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前夜。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明万历孝靖皇后王氏(年-年)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定陵占地18万多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可惜的是,明末农民军攻入北京和清兵入关后,陵园地面建筑遭破坏。

年,国家对明定陵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各类器物多件,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只不过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的丝织品变硬腐化,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红棺在文革时被毁坏,帝后尸骨无存,损失惨重,所以从那时以后国家不再批准挖掘帝王陵墓。

在定陵中出土了两件珍宝,其一就是万历皇帝的皇冠,是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被称为是定陵的镇陵之宝。

金冠全部由金丝编结而成,重克,没有接头,没有焊点,制作工艺高超,金冠如今珍藏在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中。

其二是明神宗孝端皇后的凤冠,9龙9凤冠,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定陵凤冠雍容华贵,上面有上百粒宝石,几千颗珍珠,花丝用金做原材料,编结成龙的形状,精美绝伦。

定陵出土的精美玉器

定陵出土了大量玉器,大体有玉器皿、玉礼器、玉佩饰和玉料四类。玉器皿主要有玉爵、玉壶、玉盒、玉盂、玉碗、玉杯,玉礼器主要有玉璧和玉圭,玉佩饰有玉带钩、玉革带、玉佩和玉耳坠、玉簪等首饰。

这些明晚期皇家玉器选材精致,以新疆和田白玉为主,抛光后玻璃光泽比较强,抛光水平超过唐宋元时期的玉器制作,接近战汉时期玉器抛光工艺;同时,这些明代宫廷玉器的制作常与錾金、珠宝镶嵌、烧蓝等工艺相结合,极尽奢华之能事。

定陵出土的明晚期宫廷玉器,集中一国一朝能工巧匠造就,反映出当时的制玉水平和审美特点,代表明代晚期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金盖、金托玉碗,高7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9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白玉,玉碗光素,敞口弧腹,圈足。

放置在刻有云龙纹的金托盘内,上有嵌红宝石的镂空云龙纹金盖。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金托镶宝石玉爵杯,通高11.5厘米、长13.2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青白玉微有黄沁,爵身呈元宝形,深腹,圆底,圆形柱顶上刻满纹饰。

透雕龙形把,爵身琢刻龙纹,如意纹及“万”,“寿”字,三柱形柱根部刻如意云纹,爵杯配置一件錾刻勾连云纹,海水江崖,二龙戏珠纹及嵌红,兰宝石的金托,整器取意“寿山福海”,“万寿无疆”。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鎏金银盘玉杯,口径5.8厘米、高5.5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白玉,杯敞口,深腹,圈足,光素,两侧附有镂雕牵牛花形耳,花心上嵌红宝石,放置在鎏金花卉纹嵌宝石的银托盘内。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金盒玉盂,口径10.8厘米、高4.2厘米、底径10.4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白玉,圆腹,敛口,平底。

腹部琢刻变形凤纹,爪持灵芝,并描金。盂底配有黑漆的圆形木托,一并置于镂空云龙,海水江崖纹的金盒内。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玉执壶,通高25厘米、口径5.3厘米,新疆和田青白玉,壶细长颈,腹稍扁,倒龙首细流,耳形把,覆盆形盖顶上圆纽套以活环与把相连,椭圆形图足。壶腹凸起桃形开光内阴刻“寿”字,左右对称刻有“卍”字。并以花卉纹相托。玉壶配以椭圆形金托。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玉盆,高6.3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22厘米,青玉,通体光素。

外折板沿,沿边上卷,口微剑,弧腹,平底,与该墓出土的鎏金盆造型相同,为明中期的标准器型。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玉盒,高6.8厘米、口径8、壁厚0.4厘米,青玉质,青白色中央有黑色沁斑。通体光素。

圆筒形,平口,平底,直腹。底有四个矮足,稍外侈。出土时器内装有黑色圆形皂一块。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玉带,长厘米、宽7厘米,在带上缀连平素白玉饰件20块,玉质为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玉饰的背面钻有对穿的小孔,长方形玉有四孔,一端为弧形长方形玉有五孔,扁长方形玉有二孔,桃形玉有三孔,用铜丝与革带连缀在一起。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镶金嵌宝石玉团龙纹带饰,长9.7厘米、宽5.1厘米,云头形金托,正面中心嵌白玉镂雕团龙一条,带饰两端嵌红,蓝宝石及珍珠背面两端有两个四合如意云纹方形纽。

底部为花丝云形纹,四壁在花丝上嵌金锭、古钱、云头形等“八宝”花纹。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镶金嵌宝石碧玉带钩,长14.2厘米、宽2.5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碧玉,带钩雕作龙首形,虾米眼、小耳、张口露齿,嘴平齐。

拱起的钩背上镶有五个金托,内嵌红、黄、蓝宝石。龙额上宝石已脱落。圆形钩纽上阴刻灵芝纹。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镶金嵌宝石白玉带钩,长11厘米、宽2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白玉,带钩雕作龙首形,细眼,小耳,嘴齐平,阴刻长发,拱起的钩背上镶有四个椭圆形金托,内嵌红,黄,蓝宝石,龙睛嵌猫睛石。

椭圆形钩纽。带钩镶金嵌宝,雕刻线条圆滑流畅,富贵华丽。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玛瑙带钩,长11.6厘米、宽2.2厘米,玛瑙通体呈白色,有黑褐色瑕点,带钩雕作羊首形,两只羊角随器形向后弯曲,生动自然,曲线流畅优美,钩的背部为一圆形纽。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镶金龙凤纹玉带饰,通长10.7厘米、玉饰两对角长5.3厘米、厚0.47厘米,正面中心镶嵌一块八角形白玉片。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金玉宝石发簪,左侧金玉宝石发簪通长13.5厘米、顶长7.1厘米、宽4.7厘米,中间的金玉宝石发簪通长13.5厘米、顶长9.3厘米、宽6.7厘米,右侧金玉宝石发簪通长9.9厘米、顶长7.4厘米、宽4.6厘米.

选用新疆和田白玉制作主题装饰,玉片雕刻或花朵变形“寿”字等,周边以黄金嵌红兰宝石,猫眼石,珍珠等组成“寿”字形簪顶。中间的金玉宝石发簪杆背面刻万历戊午造年款。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玉圭,左侧玉圭长26.8厘米、宽5.9厘米、厚0.97厘米,右侧玉圭长27.3厘米、宽6.4厘米,材质为青玉,左件正面两侧各有一凹槽,槽内凸起竖脊,背面平素,造型端庄,别致,右件玉圭上尖下方,正面阴刻四山纹,纹线描金。

四山分上下左右,象征东,南,西,北四镇之山,寓意“江山在握,安定四方”。为皇帝大典时所持之圭,出土时置于万历帝棺内西端。

上图为定陵万历墓出土的金环玉兔耳坠,通长8厘米、兔高2.4厘米,圆形金耳环下,系一嵌红宝石的玉兔坠,玉色青白细润,兔竖耳,红眼睛,直立,抱杆,下有臼,作捣药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