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郑超/文邓万里/图
黄河蜿蜒奔流,生生不息,这一条母亲河,串联起九地手足情。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正式成立,黄河流域九省区共45家博物馆成为联盟成员,在成立仪式上畅谈黄河文化,共同唱响“黄河大合唱”。
五千年来,黄河哺育文明,厚重不绝;七十年来,黄河岁岁安澜,造福四方。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沿黄九省区将依托黄河文化资源,遵循和探索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规律,积极与其他区域、国家及地区开展交流合作,联动河江文明、河海文明、河陆文明……以开放的胸襟、国际化视野,实现文化共享,助力文明进步。
年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成立。
会上,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博物馆馆长就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集体表决通过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首批成员候选单位,集体通过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章程》,并一致推选河南博物院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首届召集单位。
据悉,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由河南博物院提出倡议,由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山东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共联合了黄河流域九省区的45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其定位是在国家文物局和黄河流域九省区文物局指导下,由黄河流域九省区的文博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共同建立、聚焦黄河文化的公益性非营利的合作组织。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筹备组和秘书处设在河南博物院,每两年进行一次召集单位换届选举。
“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启动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国家宝藏》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启动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制作人兼总导演于蕾介绍,《国家宝藏》播出两季以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讲好黄河故事,唱响黄河文明,借助此次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契机,将在黄河流域九省区分别选取一个文物,特别推出一台国宝音乐会,成为《国家宝藏》在年春节期间的一档特别节目。
河南文物资源丰富,“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此次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在河南郑州召开,黄河流域多位博物馆馆长和专家踏足中原,感受河南文物“家底”。那么,黄河流域河南段有哪些特点?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介绍,黄河流域河南段总长公里,有三大独特性。第一,黄河的历史地理枢纽在河南,景观丰富、位置关键,是治黄主战场;第二,黄河文化在河南形成、融合、发展,以河南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黄河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第三,河南是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区,河南黄河流域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居沿黄省区第一,河南以13.01%的河道长度、5.66%的流域面积,养育了黄河流域省份26%的人口、创造了20%的GDP,是发展文化旅游最具基础、最富潜力的地区。
位于郑州迎宾路的黄河博物馆。
除此之外,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文化价值体系也不容小觑。具体来看有四方面。一是古今流域承载的文化:包括兴利除害、治国安邦的水利文化;方圆居中、因地制宜的聚落文化;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枢纽文化;灿若星辰、智勤忠勇的名人文化。二是古今流域积淀的文化:包括崇文尚礼、交融互鉴的元典文化;应时而动、和谐守正的农耕文化;象形演绎、传承文明的汉字文化;人文始祖、同根同源的根亲文化;刚柔并济、健体养身的功夫文化。三是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包括和衷共济、追求统一的家国情怀;多元一体、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开放包容、天下大同的全球观念。
我省黄河沿线文物资源丰富,传承和弘扬工作卓有成效,不过,田凯坦言,黄河流域河南段也存在着研究与展示缺乏整体性、传承弘扬不够、文旅融合意识不强、保护基础薄弱、文旅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
接下来,河南如何继续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有哪些重大工程建设?田凯也给出了答案。
一是打造“一核两极多点”沿黄国家大遗址公园走廊。
“一核”是环嵩山大遗址公园群。主要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遗址、郑韩故城、郑州商代遗址、宋陵、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贾湖遗址、邙山陵墓群、北宋东京城遗址等;“两极”分别是仰韶文化核心区(三门峡)和殷商文明核心区(安阳)。“多点”指淮阳平粮台古城、巩义双槐树、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李家沟-古城寨-新砦遗址等。在做好大遗址考古研究的前提下,实施“大遗址+科技+创意”计划,与知名互联网科技平台合作,运用声光电手段,引入新文创理念,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的科技化水平和创意化能力。
同时,还将实施中华古都群文化复兴工程,串联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实施沿黄博物馆体系建设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国家级黄河博物馆扩建提升、河南博物院新馆、古都博物馆、中国彩陶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工程,以现有的黄河博物馆为主,扩大馆舍规模,升级为国家级博物馆;推进黄河沿线博物馆体系建设工程,探索区域博物馆建设。
此外,还要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水平,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逐步推动我省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手机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