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尝百草,薨于此山又葬于何处呢

炎帝与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做为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炎黄二帝的故事和传说!

炎黄二帝

山西省高平作为我国炎黄文化的重要源头,现存神农炎帝寺庙就多达40余处,居全国之首。这还不包括炎帝尝百草、行宫等遗址。据史料和古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的《管子》、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汉代的《史记》等历史典籍中,都有炎帝在高平一带活动的明确记载。明代朱载堉所著的《羊头山新记》开篇第就是“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湖北神农架发现的《黑暗传》也有“炎帝上了羊头山”的表述。羊头山炎帝庙里有全国罕见的唐天授年间(则天)时代古碑一通。

羊头山遗址羊头山上的石窟(北魏)羊头山上的石窟(北魏)

今天紧邻羊头山的换马、北营、庄里村名和卧龙湾、跑马岭等地名,都源于炎帝。就连高平当地半夜娶媳妇的习俗,都和炎帝相关。相传炎帝在羊头山尝百草时,误食了一种有巨毒“百足虫”,而炎帝自制的解药不起作用,炎帝巨痛难忍,只好下马由人抬着走。于是这地方便叫做“换马村”。先民发现炎帝情况有异,边走边呼唤,但炎帝因病势沉重,始终不应声。故此地叫做“不应”,后来谐音为“北营”,即现在的“北营村”。炎帝死于“北营”,先民把炎帝抬到一个山沟里装殓,此沟名为“卧龙湾”。装殓之地称为装殓村,后谐音为如今的“庄里村”。炎帝死后,炎帝的坐骑长度悲鸣,沿山奔跑不止,于是这条山岭便被人们称作做“跑马岭”。

庄里村炎帝陵正殿庄里村炎帝陵坟冢

从中国历史传说,古文献记载和高平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精卫填海、丹雀授嘉禾、炎帝岭神农尝百草、跑马岭神骏悲炎魂等历史传说,至今依然在高平民间广泛流传。反映炎帝活动的村名、地名就有20多处,解放前曾有庄里刑姓村民,顺墓道进入过主墓室,为墓室里的长明灯添油,后墓道口被村民所封。

羊头山的炎帝庙(元)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炎帝庙无梁殿(主要建筑均为元代修)

从姓氏来看,在炎帝的后裔姓氏中,以岳、申、焦、吕居多,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姓氏都是从山西向外扩展。也就是说,炎帝的后裔都是从山西迁徙到了全国各地。在神农庙山门之内左侧,用玻璃罩着一块古碑,是唐天授二年(年)立的一块六龙碑,此碑十分珍贵。碑文记载了炎帝在羊头山尝百草播五谷的劳作和生活情况,为炎帝文化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证据。左下方另有备注:朱载堉(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在羊头山考察“黍定黄钟”写了篇文章叫《羊头山新记》,《新记》中记载了羊头山炎帝遗址遗迹分布与石碑石刻情况,其中特别说明此碑为唐代武则天天授二年(年)立的一块六龙碑。

神农庙里的唐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神农庙舍利塔炎帝行宫(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从原始崇拜来讲,炎帝姓“姜”,部落崇拜羊图腾,这与羊头山的名称及山顶静卧的羊头石不谋而合,而且高平一带至今保留着蒸面羊祭祀炎帝等习俗。甚至高平方言称我为“咩”,也与羊有关。

从考古发掘来讲,羊头山先后发现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时期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与传说中的炎帝活动时期高度吻合。

第二届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祭祖大典

年5月3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举行,来自全球的华人代表(来自台湾余人)、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共约余人进行了寻根拜祖。包括山西省长楼阳生、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新党主席郁慕明和数千名台湾各阶层人士参与,通过寻根、展示、交流,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了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意识,并加强了全世界华人的团结合作精神!

您是否也想到此一游呢,来一趟祭祖之旅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