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军帝高阳之苗裔兮

端午日,在家乡黄陵是收麦子开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人们就可以吃到新麦子了,在龙口夺粮的紧张忙碌中,尽享丰收的喜悦与安然。当然了,过端午,少不了吃粽子、戴香包、闻艾香,更长大了一些,才知道端午节是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相关的,读过屈原的《离骚》,开篇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

无独有隅,近日受好友相邀,来到陕西蒲城县一个叫“高阳”的镇上,在高阳原圣山庙,幸遇了一群“帝高阳之苗裔”!

原来“圣山”不是随便叫的,必有古圣大贤在此焉!

据圣山庙碑记,此庙经历了前后三个阶段的发展史,但是究其根源,最初它却是纪念我们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第二夫人”的,因为她有养蚕织帛之功,更为轩辕抄写《黄帝内经》,含丹丸于舌下取“金津玉液”,助黄帝炼丹,因而百姓都叫她“含丹夫人”。又说含丹夫人是帝高阳(颛顼)的亲奶奶,所以考究司马迁《史记》等相关史料,这位百姓口传纪念的黄帝“第二夫人含丹”,原来正是史书记载的黄帝元妃嫘祖。黄帝必有原配,只是史书未记其名,元妃嫘祖虽功德盖世,尽享尊荣,但总还是“第二夫人”是也!可见百姓心中自有一秆称,功过是非在百姓心中总是分明的!高阳这个地方,处在黄帝故里初都帝陵与黄帝开国昆仑中华之都的南北连线——中部龙脉线与中华龙脉线之间,遥想颛顼帝(北方天帝)驻扎在帝都之北,留下“高阳”这个地名,并在其北山塬高处为纪念奶奶功德建一座圣山庙,完全在情理之中。

笔者有幸来到圣山庙,从其山塬形势和地貌概况看,大有圣地高兀于众山之上之广大开阔之气象。圣山庙之南为北高南低的

三十余亩,现存戏楼、山门(前殿)、主殿(后殿)等建筑,特别是山门,是圣山庙原殿材料迁回重建,八角形莲花座的石刻柱础石,雕花刻木,高大的梁柱架构,颇具高、大、广之阳光正气,而正在改建中的正殿,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显得小而局促,历史的沧桑与局限。看庙内遗存,有被岁月磨平的“无字碑”有远古的石臼、原始的香炉,如果各还其位,则圣山庙历史的久远不言自明矣!看庙后西北有方形土台,更让人会产生许多联想,它是远古的观象台,抑或是药王的炼丹台、郭子仪的点将台?或者三者兼具之。一个荒草掩映的土台,好像是一部厚重史书,记录了从圣山庙到药王庙、郭子仪庙上下数千年的演变史呵!

不管怎么样,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处在高、大、广三阳(高阳、大阳、广阳)之巅的高阳,当年跟随着黄帝老祖“三阳开太平(泰)”,如今的圣山庙,正在高阳人的辛勤努力下发生着巨变,“帝高阳之苗裔”福莫大焉!笔者,似乎又听到楚国大夫屈原当年之兴叹了……

END作者简介

李延军,轩辕黄帝陵研究员、学者专家、记者,著名作家,代表作《黄帝传》上中下三部等。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