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挖掘时间长是因为当时发掘后,文物处置与保护不当,丢失了将军俑头(一共也就发现几个,研究价值极高),国家认识到了当时对文物保护力不从心,才及时叫停发掘工作。一停,就是30多年,直到09年才大规模发掘。
兵马俑未发掘完,不是因为工程浩大,难以发掘,而是出于保护目的。俑身在出土时,颜色鲜艳,蔚为壮观,而当下并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保护俑身不被氧化褪色。
覆盖在兵马俑上的其实是彩漆,而漆容易风化脱落,加上剥离泥土时的损伤才会让兵马俑掉色。这是秦代陶俑上色方式和烧造方式决定的,兵马俑的颜色是和生漆一起在兵马俑身上的,并没有进行二次低温烘烤,出土后埋藏环境的改变导致颜色成片脱落。
汉代的陶俑身上往往有颜色是因为上色后进行了二次低温烘烤固色。不单是氧化,还有其他各种环境急剧变化的因素造成的。很多瓷器墓室里看完好无损的,一拿出来转眼就布满了裂纹严重的直接就碎一地。还有布料之类的看着好好的,手一摸就化成灰了。
考古挖掘最近二十年是好多了,跟现在相比,六七十年代那会儿的考古简直就有些粗暴。就说马王堆汉墓那个千年女尸,我是看中央九的纪录片,说是考古人员本来打算等过两天设备到了再开棺,结果因为当地一个领导想提前见识见识,考古队迫于压力,在先进设备没到位的情况下打开了,结果对女尸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因此后来周总理说,古人保存了两千年,我们能不能再保存两百年。还有兵马俑一号坑,当时技术不行,挖出来的彩俑很快变成现在这个灰头土脸的样子。
无伤探测是可以接受的,某些陵墓保护性挖掘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秦始皇陵,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能接受以考古的名义开挖,这几乎相当于掘了中国的祖坟,下一步可能就是黄帝陵了。就让对帝王陵墓的考古停留在外部探测的程度吧,上一个被以考古名义开挖的帝王陵墓就是前车之鉴。
从某种意义上秦始皇是中华民族图腾之一,百代之后,皆为秦制。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成为欧洲诸国。我认为考古当然有必要的,考古是考古,不等于盗墓。什么考古等于盗墓这些人无知而且愚蠢。
盗墓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他们根本不管墓的结构破坏性挖掘,对于其中珍贵文物根本不懂得保护只知道把值钱的文物哄抢一空。然后这些文物都流入各个档口,经拍卖行流出国外。背弃祖宗,毫无廉耻。
考古,字面意思就是考究古代。第一个保护墓穴,让我们了解古代历史,这些文物都进了博物馆成为全民财富。我认为考古对于中华民族有纪念特殊意义的陵墓就不要进行挖掘,秦始皇陵、乾陵等。对于某些陵墓为了科研、断代可以进行保护性挖掘。尽量保护我们祖先在天之灵不要打扰。只是可怜古代草芥人命,壮丽的陵墓与他们无关,用他们血汗生命陪葬
发不发掘,秦始皇陵就在那里,他不仅仅是座土山,还是文化,是历史,是民族,是整个中华文明最珍贵的宝藏,如果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技术,就不要因为一些别有用心去破坏,我们这一辈看不到,总有我们的后辈可以看到,但一旦破坏在我们手上,这败坏祖宗遗泽,钉在耻辱柱上的千古骂名还算不上什么,关键是里面埋藏的珍贵物品史料但凡有丝毫损坏,那就是整个中华文明不可挽回的损失。
毕竟是始皇帝的墓,还是不要随便挖,但又让人无限遐想甚是好奇,以后科技发达了用探头进去全方位展现出陵墓内部结构和奇珍异宝也是可以的。
中华文明的遗珠里,始皇陵可能有古论语,武则天李治墓里可能有兰亭集序,永乐帝墓里可能有永乐大典,这些帝陵被挖开以后,万一里面有这些东西,万一还没有保护好,那就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罪人了。
现在我们唯一需要做的是传到手里的遗迹文物尽可能保存好交给后人。等技术发展到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自然会有最好的解决。说不定到时不动一土一木就研究透彻,否则如果弄巧成拙,千年遗存消失于世间,那就是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全人类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