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帝是谁?据说他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叫轩辕,而黄帝到底是否出生于有熊国,是否是少典的儿子,其实是有争议的。二、黄帝的来历?黄帝的母亲名附宝,有次他母亲到荒野上看到很大的闪电缠绕北斗枢星,就怀孕了,二十四个月后,就在如今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的地方生下了黄帝,而当时那个地方叫寿丘。黄帝样貌绝对的不平常,额头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有着景云的祥瑞之气,又以土地为德,所以称之为黄帝。有人说黄帝贵为五帝之首,谯周和宋认为没错,但是孔安国和皇甫谧认为黄帝和伏羲、神农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才是五帝,之所以称黄帝号有熊是因为他是有熊国国君的儿子;皇甫谧认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上,因此以之为号,但根据《左传》的说法,黄帝也号帝鸿氏。逐鹿本名彭城,是黄帝最开始居住的都城,后来黄帝又迁到了有熊去了,后来黄帝就是有熊国的国君少典的儿子,所以就号称自己是有熊氏,又称缙云氏,也称帝鸿氏,亦做帝轩氏。但是关于黄帝的来历的说法有很多人提出质疑,比如有记载说少典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号,并不是人名,比如《国语》里面有记载:少典娶了有蟜氏的女儿,生了黄帝和炎帝。那这么说来,炎帝也是少典的儿子了,但是炎黄二帝一脉相承,根据《帝王代纪》记载,两人中间隔了八位帝王,五百多年的时间,如果少典是皇帝的父亲,那黄帝后经过五百年炎帝才继位为天子岂不是矛盾?况且,秦本纪中说颛顼的孙女叫做女修,因为吞了玄鸟的卵而生下大业,大业娶了少典氏生下柏翳,所以说少典应该就是一个国号罢了,而不是人名。三、黄帝的名字?皇甫谧说黄帝生长于寿丘,成长在姬水,所以以此为姓,而又居住于轩辕山上,所以以此为名字,所以本来姓公孙的,但是常年居住姬水,所以改姓姬了。四、黄帝小时候聪明?司马贞解释黄帝很小的时候,也就是还没到说话的年纪就会说话了,所以人们觉得黄帝具有特异功能,张守节也解释了神异的意思,他说易经里面记载,不能解释又玄之又玄的东西就称之为神。所以黄帝小时候肯定是非常聪明的宝宝啦!黄帝的青少年时期徐广曾解释过,黄帝刚刚年过十五就聪明到进步非常迅速的程度,但司马贞不那么认为,他认为黄帝年幼且才智均衡,而墨子曾说年过五十才能说一个人聪不聪明,黄帝十五岁又何谈聪明呢?黄帝成年后倒是非常聪明的,且明辨是非,综合来看黄帝陛下非常之聪明。五、黄帝的成长模式?黄帝长大的年代,神农氏已经势力衰微,诸侯之间相互侵略攻击,虐待百姓,但是神农氏已经不能前去征讨这些不听话的诸侯国,所以轩辕开始学习用武器战术去征讨不前来朝拜的诸侯,诸侯才开始渐渐宾服。但是蚩尤非常的暴躁,黄帝不能制服他。这个时候炎帝想要侵略各诸侯国,所以诸侯们都来投奔轩辕,轩辕带领诸侯国修德行振军,治理五气,种黍稷荞麦稻五种粮食,安抚万民,普渡四方。最后,他利用驯服的野兽,和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经过三次大战才取得胜利,而后蚩尤又开始作乱,不听黄帝命令,于是黄帝就率领诸侯和蚩尤战于逐鹿之野,这才杀了蚩尤,诸侯就尊黄帝轩辕为天子,代替神农氏,这也就是黄帝了,天下如果有不服的,黄帝就会去征讨,他几乎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插播广告,蚩尤是谁呢?蚩尤是皇帝八十一个兄弟中的一个,最不寻常的是他的长相,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吃沙石,他自行制造了很多兵器大弩,很是有威势,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够仁慈,可以说非常残暴。当时民众都希望皇帝可以代行天子的职务,可是皇帝的仁德并不能打得过蚩尤,于是皇帝仰天长叹一声,谁知这一叹,竟然惊动了九天玄女,于是玄女赐给了黄帝兵信神符,皇甫谧说黄帝请来应龙在凶黎之谷(周书记载:绝辔之野)攻打蚩尤,但是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制造了暴风雨,黄帝又是依靠天女才止了风雨,制伏了蚩尤,蚩尤死后身体异处,分别葬在不同的地方。蚩尤也是一代枭雄,死后黄帝震慑其他诸侯,竟画了蚩尤的画像来威慑天下子民,诸侯以为蚩尤还没死,所以都不敢再惹是生非,且会定期朝拜黄帝。蚩尤的坟冢高七丈,民众常常在十月去东平郡祭拜他,那个时候会看到他的坟冢有红色的气体冒出来,就像一匹绛红色的锦缎,大家就称其为蚩尤旗六、黄帝的人生足迹?先说最东边,黄帝登上东边的丸山,丸山在哪?《地理志》记载在郎邪朱虚县,但是《括地志》上面记载,丸山就是丹山,地理位置和地理志丸山记载相差无几,所以张守节说不同记载的名称不同很大可能是笔误写差了,这个说法也得到后来学者的认同。当然,深受各朝皇帝喜爱的泰山自然不会落下黄帝的青睐,所以黄帝应该到访过泰山。西边到鸡头山,鸡头山有说是崆峒山的别称。南边到达过熊山和湘山,《地理志》记载熊山在长沙益阳,《括地志》说熊耳山在商州上洛,齐桓公曾登上山望到汉江。湘山也有别名,叫做艑山,在岳州巴陵县。北边到达过匈奴的地盘,曾到釜山,《洞冥记》记载东方朔曾说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山上祥瑞的云,象征着王者之气,《括地志》说釜山在娓州,山上还有舜帝庙。七、黄帝的创造性国家治理方式?因为黄帝长年在外,所以用军队围绕起来营地就是王账了,他受命于天,有祥云庇佑,所以黄帝就用云来记事,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设置左右大监来监理万国,诸侯国都来附和,黄帝组织祭祀敬鬼神,封禅名山大川,这在众多封禅皇帝中是尤为多的一位。司马贞解释:“黄帝得宝鼎神策”,“于是推策迎日”,黄帝用箸来推算历法,所以知道节气和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所以这就是“推策迎日”的说法。黄帝命令大挠创造甲子,命令容成创造日历。八、黄帝的四大贤臣?据《帝王世纪》所记载,黄帝有四位治世贤臣,这四位贤臣还有段传说。当时黄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大风将天下的尘土都吹走,又梦见有人手持千钧的弩,驱赶万千羊群,黄帝醒来感悟叹息道:风是号令的意思,是执政者的代表。“垢“没有了土字旁,可不就是一个后字么。天下有没有姓风名后的人呢?而千钧之弩,是异于常人的力气。驱赶万千羊群,是说善于管理人民的人。天下有没有姓力名牧的人呢?于是再次占卜得到两个人的确切位置,在海隅找到了风后,拜其为相国,在大泽找到了力牧,封其为将军。黄帝因此写有《梦经》十一卷。《艺文志》上说:风后有兵法十三篇;地图两卷;孤虚二十卷(计日时,以十天干顺次与十二地支相配为一旬,所余的两地支称之为“孤”,与孤相对者为“虚”。古时常用孤虚推算吉凶祸福及事之成败);力牧兵法十五篇。郑玄说风后是皇帝的三公之一,因为有记载说黄帝祭拜天地,阶下陈列众官,他把风后排最上,天老放中间,五圣放在最下,所以说这就是黄帝的三公。以上就是黄帝四位大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中,其中两位的故事,但另外两位的记载就不多了。九、黄帝开创的文明盛世?估计黄帝修身、治国的最高指挥思想一定是天人合一了,他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来管理国家,又怎么会有百姓不信服于他。况且在他的年代,祭祀占卜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而黄帝是精通阴阳五行的,所以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于他。据司马贞所言,黄帝能居安思危,《周易》里讲危机的出现,是由于认为安定而发生;毁灭的到来,是由于认为可保长治久安而发生;动乱的产生,是由于认为天下平安无事而发生的,黄帝深谙此道。而什么是“难”呢?凡事纷繁复杂,复杂的事件里是非没有掰扯清楚,还处在一个千头万绪谁都有理的状态的时候,就可称之为难嘛!所以韩非子才有著名的《说难》流传于世。张守节认为黄帝以前,人们的生活没有衣裳屋宇,制造衣服,举办殡葬都是黄帝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所以说黄帝免万民于存亡之难。黄帝顺应时节布种百谷草木,淳德教化鸟兽虫蛾。黄帝的让四方臣民信服,让日月为之扬光而没有天灾,海水为之平息而无洪涝,山川为之敞开大出珍宝,这都是黄帝的仁德广布的结果。黄帝还教化人民,江湖山川的利用都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要有节制的利用。十、黄帝的子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到他的姓氏的人有十四人。国语里面讲: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虽然得到他赐姓氏的有十四人,但是其实只有十二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青阳和苍林都姓姬,而姬青阳应该就是玄嚣。黄帝出生于有熊国,居住在轩辕山,所以以此为名,也以此为号,后来黄帝娶了西陵的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妃,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做玄嚣,也就是青阳,他居住在江水,也就是《地理志》里面记载的江国。另一个儿子叫做昌意,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女昌仆,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高阳,高阳很有德行。十一、黄帝成仙?据《列仙传》所说,轩辕黄帝自己选择了死亡的日子,并且和众官辞行,黄帝死后,葬在了桥山,后来山崩裂,人们发现棺材里是空的,只有一把宝剑在棺材里。十二、黄帝的盖棺定论?《大戴礼》记载,宰我问孔子,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是谁,怎么能活那么久?孔子回答他说:“用尽心血又勤劳的黄帝,让人民同他一样节约利用水、火、木材等物质,他活在世上的时候为民造福百年,死后人们敬畏他的神魂又是百年,最后人民传承他的生存教诲和人生道理再过百年,所以说是三百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