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难忘乡音不

中央电视台前几年曾播放了一部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引起了强烈反响。纪录片选取了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的传承,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统村落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家风家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有着强大的道德力量,点燃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让人充满了温情。片中那句“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至今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乡情首先来自于祖先崇拜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如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轩辕,一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铸魂、聚心的精神家园。祭祀黄帝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团结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首次同时派代表共同祭奠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毛泽东主席为此专门写了一篇铿锵有力激越奋进的《祭黄帝陵文》,表明与日寇抗战到底的决心。毛泽东、朱德派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水果之仪祭轩辕黄帝之陵,而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特派员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等。毛泽东的祭文中,在追忆黄帝的丰功伟绩后写道:“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共两党共祭黄帝既是第二次两党合作的标志,也表明同祭先祖、共御外敌、一致抗日的决心。

祖先崇拜这种传统文化,在乡村中更多地演绎为一种宗亲文化。中国的姓氏文化与宗亲文化相融合,成为一种文化信仰,成为宗亲的精神力量,成为我们追寻乡情的灵魂。而宗亲文化中,祖先崇拜、宗族感情、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文化内涵共同凝聚成了一种故土情节,不管你身在何方,永远忘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有时身处远方都要带一点家乡的泥土,“宁恋家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宗亲中具有一定血缘的乡亲在一起,通过对祖先的祭祀,用传统家训教育后人,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年4月1日,《大众日报》刊登了吕光社、孟一的文章《给仁义礼智信以时代阐释,孔氏家祭:祭文每年一个版本》就介绍了今年孔家的家祭,令人很受教育。文中讲到,每年的清明卯时,曲阜孔林都会聚集起来自世界各地的孔子后裔,上至孔家70代“广”字辈长者,下至79代“垂”字辈玄孙,既有90多岁高龄的老者,也有两三岁的孩童。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会长孔德班介绍,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并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一脉相承的血缘之亲让“中华第一家”的家祭多了几分凝重和虔诚,行的是传统叩拜大礼、动的是缅怀先祖之情、传承的是孔家全球万族系的家规祖训。自年首次恢复孔氏家祭以来,先后已有近0名孔氏族人在清明节回家祭奠先祖。

前些年,有些地方把祠堂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有的甚至加以拆除甚为惋惜。诚然,个别地方确实存在利用祠堂开展封建迷信活动搞的乌烟瘴气;有的新建的祠堂既没有审批,又没有相关手续需要整改。但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留下来的祠堂,大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乡情得以维系的重要场所。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族中人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往往也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成为家庭的道德法庭;有的宗祠甚至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祠堂中往往还建有戏台,因此成为乡村社戏、庙会等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加强了族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而祠堂的建筑元素、家族家谱、名人题词、楹联、历史文物等,更是一个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挖掘与传承祠堂中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对我们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在乡情的纽带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而乡贤正是乡情中最能动的力量。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化。如四川成都,近代以“五老七贤”为代表的乡贤,他们利用社会贤达的身份和社会影响,敢于在民间“为民请命”,沟通政令,既为官方尊重,又为民众敬仰,为时所重。如其中的刘咸荥给世人留下了劝善、书画、教育三个深刻的印象,他以槐轩学说为宗旨,从劝善入手,出版刊物,实施赈济,启善心于社会,深得民众称赞。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许多。

而在今天,我们更要重视新乡贤的力量,农村的道德模范、创业先锋、优秀干部等乡贤走出农村,反哺乡土。这些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的新乡贤扎根乡土,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专长、创业经验报效桑梓,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推动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苏和提前二年主动退下来,到荒芜的黑城种树。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一干就是十几年,既使沙漠变成了森林,也为农民找到一条新的致富路子,被人们誉为“挺立在风沙中的老胡杨”,是新时期乡贤的杰出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话,家乡味,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打下深深的烙印,“乡情是一缸温在心里的老酒”。让乡情这一源自人心灵最深处的印记更为质朴、更为纯净、更为久远,难忘乡音、不忘乡情、守望乡愁,共筑家乡美好的未来。(此文曾在美篇发表过,略作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