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淮阳,拜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都

到淮阳,是我们从日照回来的路上临时决定的,但去看“老祖”的想法,是早就有了的。

因为从儿时起,大人在给我们讲规矩或者讲故事的过程中,就经常会说:什么什么……从“老祖”那时候传下来的就是这样!所以就很好奇,这“老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后来明白了,“老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始祖。而我们的始祖,已被许多史料证明就是太昊伏羲氏。

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淮阳建都,生息繁衍。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在这里肇始渊源,一画开天!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在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关于“三皇”的传说多种多样,但不论哪种说法,伏羲氏都在其中,位列炎、黄二帝之前。所以,从人文意义上来说,所谓炎、黄子孙,都应该是太昊伏羲的子孙。

我们去的那天,正是中午,太昊陵里几乎没人。迈过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后,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

据说太昊陵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庙南北长米.占地亩。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如果把南北大门层层打开,可从南面第一道门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号称“十门相照”。

虽然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但陵园内古木参天,凉风阵阵,也不感觉太热。有几颗古柏枝条虬劲,冠盖如荫,怕有上千年的寿命了吧?有意思的是,树上还像人打针一样吊着输液瓶子,估计是为了保护古树而输的营养液。

还有一棵“柏抱檀”也很有趣儿——柏树上面,又长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檀树,被人们誉为奇观,纷纷在旁边拍照留念。

小憩时,我在一直在心里想着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的故事。传说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了下来。要使人类不致灭绝,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但兄妹成婚毕竟是很难令人接受的地,于是他们商量由天意来决定这件事。怎样决定呢?兄妹俩各自拿了一个大磨盘分别爬上昆仑山的南北两山,然后同时往下滚磨盘,如果磨合,就说明天意让他俩成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合二为一了,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人类从此得以延续。

呵呵,我说现在夫妻有矛盾时,大家怎么都会劝他们多磨合磨合呢,原来“磨合”一词出自这里啊!

这个传说与盘古的传说及西方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差不多,都反映了远古时地球曾经发生过大水,而当时,氏族内部近亲结婚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现在人们都知道,近亲结婚会对后代有不良影响,估计伏羲也看到了他们后代身上有了很多不好的习性,如自私残忍、冷酷无情、好逸恶劳、争权夺利……所以,为了避免后世出现更严重的丑恶现象和不良后果,我们的祖先伏羲就将族人按血缘关系区分为不同的七十二姓集团,这些不同的血缘集团就是姓族或姓。而伏羲的姓为风姓,应是中国第一姓了。从此,中华民族“同姓不婚”制度就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

太昊陵位于陵园最后面,是一座高大的土堆,上面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据说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的太昊陵。陵墓的后面是“蓍草园”。《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

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又有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来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我在“蓍草园”边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很早就从书上知道蓍草是一种很奇妙很神圣的东西了。在我们上蔡县,也一直坚持认为伏羲演八卦是在我们“蔡”地,因为那儿也有蓍草生长。

与伏羲演八卦有关的传说,除了蓍草,还有白龟。说,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游泳,遇见了一个白龟,因为白龟很稀罕,就把白龟带回来养在一个水坑里。以后,伏羲每次去看它,它都很乖巧地凫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看着伏羲不动弹。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上,边看着白龟,边想那世上的无尽的难题儿。忽然,他发现白龟盖上花纹很奇特,就折一根蓍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花纹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画了九九八十一天,画出了大名堂:他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来回搭配,画来画去,画成了八卦图。

八卦,就是伏羲把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就概括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的学问。

后人把伏羲养白龟那个坑叫白龟池,画八卦那地方叫画卦台。

史书上说人首蛇身的伏羲,还是我们民族龙图腾的根源呢。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可苗族的传说也说他们是伏羲与女娲的后代,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经过我多年的反复考证大约是这么个情况:远古时中原大地是东夷、九黎族部落的地盘,他们共推蚩尤为酋长,与后来从西北方迁来的炎黄集团发生剧烈冲突。在逐鹿之战中,炎黄集团获得胜利,蚩尤被杀,苗、夷部落联盟向四处流散,形成了后来的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胜利后的炎黄集团,接收了蚩尤集团的地盘及一部分人民,也自然吸收了他们的一些文化,当然也就包括了这些上古的神话和传说了。再后来,这三大集团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今天的大汉民族,或者进一步延伸来说,构成了后来的中华民族。

看陵园图片介绍说,太昊陵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如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曾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昊陵人祖祭典还入了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陵园出来,站在龙湖边上看过来,太昊陵气势非凡,场面也很宏大。旁边的龙湖,水面阔达,烟波浩渺,可能与盛开荷花的万亩东湖相连吧?古人都是逐水而居的,想当年太昊率领族人从甘肃天水经过万里奔波才定都于此,也一定是因为这里的水草丰美。

淮阳,古称宛丘,在这里“人祖”伏羲氏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所以说,淮阳既是中国姓氏文化、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

淮阳,又称陈州,地域含括今天的周口地区。直接起源于周口地区即古陈的大姓有李、陈、胡、袁、方等,大约有多姓的起源地在周口伏羲故地。由于时代久远,沧海桑田,由这些姓衍生出来的姓不可胜数。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虽然瓜瓞绵长,枝蔓繁伙,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万姓同根,源于伏羲。

离开太昊陵后,我们又来到了东湖边。这里游人稀少,湖面清冷,问后才知道,此时离“荷花节”还差十来天呢!本想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景色,谁知放眼望去,万亩湖面只有星星点点的荷花开放,还都是白色的。与咱们宿鸭湖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一个城市旁边,能有这么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肯定会给这个城市增色不少。

回来路上,看到路边有不少以“陈州”命名的饭店、商店,可能与我们那里喜欢以“驿城”“驿都”命名是一样的心理吧?但“陈州”的名气,应该比我们“驿城”大。许多人都看过“下陈州”这出戏,说的是宋朝庆历年间,陈州大灾,包龙图下陈州放粮在金龙桥铡了贪污腐败的国舅。开仓放粮时,把国舅米中掺的砂子筛出,光筛出的砂子就堆积几丈高。现在城东有个大土堆叫平粮台,当地人说就是包公从米中筛出的砂子堆积的。

说到这里,我还想起了小时候姥姥常给我唱过的儿歌:

小扁担,圆溜溜,挑着大米下陈州……

不过,那时唱是唱,并不知道陈州在哪里。后来虽然知道了是在周口,却也从没来过。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离开时,我看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别了,“羲皇故都”,再见,“人文始祖”,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

伏惟伏羲!圣德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