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历代历史经典战争合集中的第三期《炎黄子孙炎字何来?中国史载第一战~神农伐斧燧,炎帝的加冕之战》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战斗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远不可考,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神农伐斧燧之战。
但很多人为了流量把这场战斗给故事化了,作为文史类作者,看到些胡编乱造的文字感觉很忧虑,尤其是个别故事还编的挺精彩,如果有人真的信以为真并流传下去,感觉真的是误人子弟了,所以有必要做个正本清源,全凭史料的详细解读。
对是神农伐斧燧之战的描述来源于三本史料
《战国策秦策》记载:“昔者,神农伐补、遂。”
注:“补、遂”应该就是“斧、遂”的另一种称呼。
《路史后纪三》:“(神农时)补、遂不?,乃伐补、遂,而万国定。”
注:?此处很多人有意无意写成供,然后引申解读为不上贡,完全是胡乱解读,?字据《康熙字典》引《广韵》:居悚切,《集韵》:古勇切,音拱,戰慄也。又《五音集韵》:居容切,音恭,義同。即?字有两种解读,惧怕,恭顺。联系全句,取恭顺更合适。即补、遂不恭顺,而不是不上贡。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云:“神戎战斧、遂。”
注:神戎当为神农的另一种称呼。
首先,所有的相关史料一共就这么多字,所有的其他相关描述,均为编撰,请勿误信。
然后咱们再就三本史料进行分别说明。
《战国策》,又称《国策》,作者及成书年代均有争议,但最晚不晚于西汉,经西汉刘向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早在宋代就已有不少缺失,由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得以校补。后又经多次修订。现今所见《战国策》已远非东汉时期版本,现存篇。
《路史》是南宋罗泌所撰杂史,作者深惜孔子“删书”断自唐尧,忽略上古史的传统。故著《路史》,其名取自《尔雅》的“训路为大”。所谓路史,即大史也。此书详述了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传说,虽然资料丰富,但取材芜杂,很多材料来自纬书和道藏,神话色彩强烈,全书共47卷,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
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以前,对孙膑是否有兵法,甚至孙膑是否存在均存在争议,《史记》明确记载有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把《孙膑兵法》与《吴孙子兵法》并列,统计《齐孙子兵法》八十九篇、图四卷。《魏武帝注孙子》、唐赵蕤《长短经》、唐杜佑《通典》卷一四九均有引用,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故《孙膑兵法》大概在唐之后就散失了。直至至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经整理,确定属于《齐孙子》的有十五篇,就包含此战的《见威王》,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九十多篇的记载,也不是全本。
《战国策》、《路史》因不被主流史学界认可,仅作为参考古籍。但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的权威性足够,可以据此确定此战的真实性。
在确定真实性后,那么就可以依据此战的前后一些相关文史来推测一下此战的相关因果。
首先就是神农的解读,神农在各种史料中解读不同,但综合来看,当如《吕氏春秋慎势》“神农氏十七世而有天下”描述的那样,神农既是部落联盟的统称,又是这一联盟首领的称呼。而到了黄帝时期,神农的很多事迹又与炎帝重合,故炎帝当是黄帝时期神农部落强大后神农氏部落首领获得的新称号。
《帝王世纪》:“神农初都陈,又徙鲁,”,“炎帝自陈营都于曲阜。”
神农氏获得炎帝称号、把首都从河南淮阳迁到山东曲阜的时间地点与此战重合,而炎帝的称号与遂有明显的关联性,应当就是因为此战获胜而得到了斧(武器)、遂(生火必须品),周围部族既畏惧斧,又需要遂,所以便主动投靠并给当时的神农上了炎帝的称号。类似后世李世民平定突厥后获得的天可汗称号。皇太极平定林丹汗后获得蒙古大汗称号一样。
此战之后炎帝迁都的曲阜属于东夷的范围,于是后世传说炎帝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这个是不准确的,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源头为华夏部落联盟,还包含有祝融部落、伏羲部落等其他部落,后期轩辕部落和神农部落均强大起来,并分别获得了黄帝和炎帝的称号,再看之后炎帝与苗黎部落大首领蚩尤的战争,因蚩尤部落“以金作兵”,故不敌。炎帝首先找的就是黄帝结盟并在逐鹿打败蚩尤。彻底巩固了华夏部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这个后面再单独讲解。
读史可以知兴替,明事理,鉴人心。此文中国历代经典战争系列第三期,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