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第一场雪来了。据市气象台发布,1月5日17时至6日0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3毫米。朋友圈的小伙伴纷纷晒起了雪景。
那么,北京历史上的大雪在诗人眼中是怎么样的?
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北风行》,描述了北京及燕山一带冬日大雪的情景。
唐代北京一带称幽州,地域包括今天北京的西部及周边部分地区,州郡治所均设在蓟城,又称幽州城,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幽州距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有千里之遥,为北地边陲。
唐天宝十年(公元年),年已51岁的李白应友人何昌浩(当时在北地军中任幽州节度使判官)之邀,北行幽州。当年深秋,李白自汴州(今开封市)启程,于次年十月才到达幽州,并在幽州度过了一个冬天。唐天宝十二年(年)春方离开幽州南归。
当时的幽州一带人烟稀少,一派辽阔苍茫之景象。李白与友人骑寻于燕北山中,或狩猎,或访古。当游至位于今天平谷东北部鱼子山的轩辕台(即轩辕黄帝陵,另有考证认为轩辕台在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怀来县乔山)时,忽然北风怒号,大雪飘飘而落。置身于漫天飞雪之中,李白诗兴大发,随即吟出《北风行》,其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生动地描述了北地落雪的壮观景象及边塞风光。
有人认为“雪花大如席”过于夸张,因为雪花的最大直径也就三至四寸。“大如席”岂不是一片雪花便可以把整个人盖住了?实际上是“雪花大如鹅毛”。另有学者考证:李白诗中的“席”,并不是炕上铺的席子,乃是古人席地而坐的“坐席”,大不过一尺有余,多年前人迹罕至且异常寒冷的边塞幽州,雪花之大或许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诗人的夸张除了“合理想象”,也许有一定的依据。
梁实秋写过一篇散文《雪》,开篇就探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真实性,观点有一定代表性:“李白句:‘燕山雪华大如席’。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导,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吋。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
下面小志带着各位来欣赏一下李白的《北风行》。
北风行
作者: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