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编者按
今年,是秦始皇陵考古的第60个年头。作为六十周年的献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卫星将自己20多年的考古精华和历年秦陵的考古发现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量秦史资料,全面、专业地呈现秦始皇陵考古细节,推出秦始皇陵考古作品《地下秦朝》。
张卫星曾担任过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主持和参加过多次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擅长用通俗、有趣和温情的方式讲述始皇帝和他生活的世界,从各种侧面展示秦史与秦文化的丰富面貌,让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始皇帝和大秦王朝“活起来”。
封土之下的传说
山形的封土与巨大的高台之下是始皇陵最核心的内容——墓室。这是秦始皇陵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文献记载的主要部分。但是由于没有发掘,其中的内容还有待于证实。
由于被巨大的封土所覆盖,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怀疑这个封土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陵。明代都穆的游记还饶有兴趣地记下了一种异说。都穆是一位江南才子,当年来到陕西寻访故国旧都,秦始皇陵也是他重点考察的目的地之一。从他的文字描述看,他到过始皇陵内城的南门,当时遗址仍残存于地面之上,倒塌堆积成两个大土圪垯。当时的都穆可能因为看到始皇陵的遗迹而非常兴奋,但当地老农的一番话,却向他泼了一盆冷水。老农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虚冢,真正的始皇陵隐藏在骊山底下呢!”这个说法和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的大相径庭。
现在来看,秦始皇陵基本的设计、建造思想仍以这一时期的传统墓葬为基础,墓葬的主要形式、主要内容仍遵循着两千年来的传统。但是,这座墓葬如何才能配得上始皇帝的称号、地位,如何才能配得上他自诩功高三皇、德超五帝的功绩,则需要更多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支持。
秦始皇长相之谜
此外,处于人生巅峰的始皇帝的个人生活也始终是个谜。
秦始皇五十岁猝死于出巡途中,导致帝国的迅速崩溃。人的生死虽然不由自己,却与人的身体有很大关系。《太平御览》引的《河图》记载,始皇帝“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这显然是一表人才,而且他身长八尺六寸,折算下来身高约为2米。大七围,可能是说腰围也很粗壮。这样看,秦始皇其实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美男子!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尉缭曾这样描述始皇帝,“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从个人形象上看确实欠佳,更重要的是,据此从医学上推断,他甚至可能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所以五十岁的始皇帝可能已进入了风烛残年。
事实上,很可能如尉缭描述的那样,始皇帝的身体并不强壮。五十岁就猝然离世,其身体上应该早有先兆。因此,他就容易被方士的说教吸引,寄希望于长生不死药了。
身处权力巅峰的始皇帝在性格上也发生了关键的转变。
在统一六国前,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再加上秦国的法治传统以及始皇帝个人的复杂经历,秦王嬴政有着很多优点。无论对外发动统一战争,还是对内治理国家,他都表现出雄才大略,有其自主坚韧的决断;在坚持严刑重罚的秦国传统之下,他个人虽坚毅强势,也不乏知人善用的性格。志存高远、决断隐忍、选贤任能、智慧超群等这些溢美之词用在他身上也毫不夸张。
但是统一天下后,他的性格悄悄发生了改变。从更改名号到发布天下初定诏,再到祝寿宴上决定焚书,他仍是那个坚毅强势的始皇帝,他坚信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绝不受制于人!这意味着始皇帝的个性已经滑向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