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五帝也有各种说法,我尊重史圣司马迁的观点: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五帝之首,姓姬,号轩辕,据说属于天才儿童,生下来不久就会说话。有一本可能是战国时楚国人写的奇书《山海经》,描述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黄帝也是这本书里的重要角色,它记载了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这本奇书兼具神话、地理、历史书的性质。黄帝是五谷之祖(神农是两谷之祖),他还设立了井田制,井这个字的中间一块地为公田,其他八块是私田。他兼并了炎帝部落,统一华夏,将天下分为九州,所以九州也是中国的代名词。他的妻子嫘祖则发明了种桑养蚕,被后人奉为“先蚕”。黄帝发明了针灸治病,有一本医书就叫《黄帝内经》,是中国四大古医书之一(《神农本草经》也是)。黄帝在道教里有重要地位,道教也被称为“黄老之术”,黄即黄帝,老是老子。
黄帝带领族人来到黄土高原一带,见那里遍地森林(那时黄土高原真的是森林,现在森林没了,只剩下黄土),因此定居下来。传说他晚年乘龙升天,现在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只是衣冠冢(只埋有衣服帽子的坟墓)。
据说黄帝部落来自于甘肃的氐族(羌族的分支),而炎帝部落来自于陕西的羌族(姜姓与羌字有关),两个部落向东迁徙,来到山西河南一带,衍生出了华夏族(汉族),所以说,汉族也曾经是少数民族,只不过后来生的太多了,变成了多数。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柳翼谋评论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都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每年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在河南新郑有拜祖活动。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