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农耕文明
在太行山,有一颗文化明珠,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灭。
高平,隐于太行山脉腹地。四面环山,中间平坦,丹河自西北向东南缓缓流过,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天赋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我们古老民族的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了传统射箭文化。
高平,这个保存着35座完整炎帝庙宇、一百多通记载炎帝活动石刻的地方,很久以来闻名与外界的只有“长平之战”发生地。直到年,一通明万历十九年(年)的《炎帝陵》碑在高平神农镇庄里村重见天日,人们才惊讶地发现炎帝在高平不只是传说。
大量的遗址、遗迹、碑刻、文献、传说、民俗,我们对炎帝的生活足迹逐渐清晰。
炎帝和他所带领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后世人们看来,他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其主要贡献可概括为八大功绩,即“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削桐为琴,织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耕而作陶,冶制斤斧;建屋造房,台榭而居”。
回望历史,我们似乎看到了炎帝在田间教民劳作的身影;也似乎看到了炎帝在山间遍尝百草为民治病的场景;热闹的交易市场,有炎帝欣慰的笑容;用麻织布的机械上跳动着炎帝灵巧的手指;焦桐木琴的丝弦上飘逸出悦耳动听的音律;黄河岸边的泥土,被炎帝做成各种陶器,在烈火中成型……
也就是说,炎帝用自己的智慧使得自己的部落始终走在那个时代的最前列。
炎帝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高平炎帝陵炎帝“教民音乐”壁画
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当中,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制耒耜、种五谷一事,这也正是神农氏之被称为“神农”的原因所在,“神农”一词中的“农”字就完全体现了这一伟大创举。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由渔猎转入农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氏族开创的原始农耕文明,使先民们改变了茹毛饮血、以渔猎和采集野果为全部生活来源的状态,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的进程。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农耕溯源,我们寻到了高平羊头山。
这座最早被《山海经》记载的地方,一开始就和炎帝联系在一起:“山形像羊头,炎帝之所居也。”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神农庙……
登临羊头山,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期的新石器时代。
彼时的高平,还是一片荒原,半山的窑洞中,群居着一群被称为炎帝部落的人们。
这个时期,人类已经学会打造精巧的石头器具,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烧制陶器。
山中的野兽时常出没,这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这群人是有组织的,他们的组织者赫然就是被后世称为始祖的炎帝。也被称为神农氏。
秋季到来,山中的野猪、麋鹿、山羊、野鸡、野兔等动物纷纷下山,来到平坦的高平盆地觅食。
秋天的平原上长满了野草和还没有成为庄稼的大豆、谷子、玉米等,是野生食草动物觅食的天堂。
中午过后,动物们吃饱了肚子,纷纷来到了丹河畔,低头饮水。随后,水饱食足的动物横七竖八的躺卧在河畔,进入梦乡。
这时,突然一阵石块袭来,顿时有几头野猪和麋鹿倒在血泊中不能动弹。而受伤和受惊的其它动物飞快地向远方逃去。
这无疑是人类一场有组织的狩猎。
一部分女人留下来收敛猎物,一部分男人三五成群,手拿着石斧、石镰等捕猎工具向逃窜的野兽追去。
其中,一个矫健的身影,在林间跳跃飞窜,特别是他揪着树藤,利用树枝的韧劲,一跃跳向另一棵大树……
我们无法想象,当炎帝将第一根树枝射中小动物时的心情是如何地激动。也许,他并没预料到,这一发明让原始生产力时代有了远距离绝杀武器,并在火器出现前的几千年里一直主导着战场,作为一种特有文化几乎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全部。图为高平炎帝中庙神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塑像。
夜晚的丹河边上,炎帝部落的人群在篝火边上载歌载舞,烧烤着白天捕获的猎物。
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矫健的年轻人将一截藤木拿在手上,利用木条的韧劲,将石块弹出去,但是,石块既弹不远,也很难击中目标。沮丧的他拄着藤木条摇头。
突然,他发现木条在自己的身体承重下成了弯曲的形状。灵机一动,他将自己腰间的动物筋解下来,将藤木条弯成弓形,系上筋条,将石块用筋弹出去,强劲的力道,让周围的人们吃惊乍舌。
但是,年轻人依然紧锁眉头:因为,石块依然射不中目标。
旁边的一个老人弱弱地交给年轻人一根细竹条:“首领,你试试这个看怎么样?”
年轻人接过竹条,搭在弓弦上,拉弓如月,向不远处一只野兔射去。应声而倒的野兔随即又挣扎逃走,但所有的人都露出了惊讶和掩盖不住的喜悦。
自此,人们狩猎有了利器。弓箭一出,惊天动地,野兽哭泣!
用弓箭守卫家园
炎帝带领他的族人,将作为箭的竹条前端削尖,大量使用弓箭射杀猎物。因此,他的部落人群在种植谷物满足生活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肉类。
然而,当沉浸于发展农业和经济的炎帝部落,将大量的先进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外族时,远在他处的黄帝部落用强悍的武力,用炎帝发明的武器,横扫黄河流域,特别是阪泉一战,炎帝在作战经验丰富的黄帝部落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而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于是两人罢战,握手言和,从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共和。“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起源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然而,和平未久,战事又一次来临。
历史上的蚩尤部落首先向炎帝部落攻来。
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炎黄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炎帝部落无法抵挡,求救于黄帝部落,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战鼓声声、旌旗猎猎、弓声震耳、箭雨如蝗。在远古的战场上,除过喊杀声、近身厮杀以外,最具杀伤力的就是弓箭了。这次战争对之后的兵器制造以及技术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弓箭,这冷兵器时代的精灵,已经被武装上了用石头磨成的锋利箭头,装上了用以稳定飞行方向的飞鸟羽毛。
涿鹿之战,炎帝献计以火箭攻,蚩尤部大败,流血漂橹,轩辕驾指南车,杀蚩尤,肢解,将其身首异葬。画蚩尤于军旗,诸侯望旗而降,于是得天下。一时间,八方臣服、世界大同。迎来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
此后的几千年间,作为冷兵器的弓箭,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撰文/薛军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