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秋,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于至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至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攻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和莫宗江教授。自年2月起,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并自年起任总建筑师。张锦秋的建筑设计思想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设计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
“想到一个人和一座城的关系,在中国,在世界可以如此类比的超不出十几个人,像梁思成之与北京,像阮仪山之与江南小镇,也像西班牙的安东尼奥·高迪之与巴塞罗那。在西安这座城市,无处不留有她的作品,是作品而不是建筑——因为作品才有气息,才有生命,阅读她的作品的时候,你感受到的是一个非常鲜活的生命!”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说。
作为西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80多岁的年纪了,她依旧无法“下火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院里承接的一些重要工程项目,需要她的签字认可,有的客户也只有在看到她的签字以后,心里才吃下定心丸。
张锦秋有时还得跑到施工工地,进行一些现场的设计勘察,或者是给青年设计师们以指导,幸好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还不错。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示“新唐风”
张锦秋本来是一个秀雅的蜀地女子,虽然西安几十年的生活已经几乎消磨掉了她四川话那种特有的口音,言谈与举手投足之间,依旧能够感受她骨子里的秀雅气质。但在西安这片土地上,她竖起了大气恢宏的建筑丰碑。她为这座城市抒写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我很幸运选择了这里。”她说。
文革后期,西安旅游开始兴盛起来。华清池是一个旅游热点,但是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西北建筑设计院接到这一紧急的设计任务。当时,院里有能力进行该项设计的副总建筑师洪青还是“反动学术权威”,不能正常工作。于是,任务被交到研究过古建筑、还在乡下给知青带队的张锦秋身上。
张锦秋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池演绎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大门应该具备某些唐代的特点。于是她回到西安以后赶紧翻阅手边有限的关于唐代建筑的资料,花了一周的时间,就拿出了设计图纸。这是张锦秋到西安后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她第一次尝试唐代风格的建筑,结果很受欢迎。
年,创作设计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是张锦秋积聚多年的才华、知识和能力初露锋芒。她以其女性建筑师特有的细腻,设计了这座依岗面湖、周环草坪、碑身挺拔、唐风十足的纪念碑。她特意将碑主的《望乡》诗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诗篇以名家字体刻于碑身两侧,碑顶、碑栏分别饰以日本樱花和中国梅花,以及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纪念碑气质古朴,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位于陕西西安兴庆宫公园内,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图片来自网络)
踩着西安这座古都的土地,遥想当年大唐王朝的风姿,在不知不觉中,给西安赋予唐文化的基因,已经渗入了张锦秋的骨子里。
张锦秋在陕西的第一个代表力作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她来到西安之后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同时也是张锦秋在陕西的第一个代表力作(图片来自网络)
周恩来总理曾经多次到西安,对西安丰厚的文化遗存和历史底蕴印象极为深刻。年6月,周恩来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在这里参观时,有感于陕西博物馆小而简陋,提出陕西在适当的时候要新建一座博物馆。改革开放后的年,这个项目开始启动,并将设计任务交给了西北建筑设计院。
早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张锦秋就参与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工程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年还一度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这些宏伟工程的参与,不仅大大提高了她在重要标志性建筑设计中的实战能力,也开拓了她设计的视野。
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设计任务书上有一句话:“陕西历史博物馆应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西北建筑设计院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在全院征集了12个方案,各种风格的都有,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她当时的想法是:周秦汉唐的都城都在西安,宫殿是都城中国力和建筑水平的集中体现,于是她想到了宫殿的形态;在周秦汉唐中,唐朝又是最为辉煌灿烂的朝代,所以她决定在这座现代博物馆上体现唐风。
张锦秋的方案获得了最终认可,她也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个高度概括的中国宫殿,整个庭院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院落四角的崇楼簇拥着中央殿堂,具有浓郁唐风的建筑简洁而大气。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布局与现代博物馆的功能紧密结合,并且周迴式的休息廊增加了建筑的亲切感。
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设计上最大特色还在于,它打破了皇家建筑惯用的富丽的红墙黄瓦,而是以典雅的黑、白、灰为主色调。这是张锦秋从王维《山水诀》中“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一语中,觅得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精髓,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这也有效破解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立的难题。
▲黄帝陵轩辕殿是根据黄帝陵总体规划实施的二期工程。位于原轩辕庙以北庙区中轴线上,直抵凤凰岭麓。风格古朴典雅,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聪颖智慧,烘托出祭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庄重敬仰氛围(图片来自网络)
历时四年建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年对外开放。这是“十年浩劫”后我国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它成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当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之后,张锦秋的“新唐风”风格建筑在西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欣欣向荣。如被人们誉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也被称之为张锦秋“新唐风”的经典之作。如今,陕西历史博物馆与“三唐工程”已被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评选为中国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
如今在西安,张锦秋的作品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重要印记。
▲被人们誉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也被称之为张锦秋“新唐风”的经典之作(图片来自网络)
肖云儒说,“在西安,你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车跑上两站在犄角旮旯一拐弯就遇见她的作品。”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图片来自网络)
这还不是全部,曲江池、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大明宫丹凤门、长安塔…这些的作品已经扎根于更为广袤的三秦大地。
张锦秋设计的很多作品尤其是一些标志性建筑,雄浑,大气,充满了力量的美感,除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黄帝陵祭祀大殿、延安革命纪念馆、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等等,也都能感受到这种气势。譬如,张锦秋主持设计、年3月15日建成的黄帝陵轩辕殿及轩辕殿大院融山水形胜为一炉,雄浑中充分体现天园地方、大象无形的建筑哲学理念,已经成为黄帝陵标志性建筑。
但是张锦秋说,建筑设计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建筑设计都需要因地制宜,因题而异。如果她是在中国南方做建筑设计,那肯定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她的“新唐风”很契合西安,在其他很多城市,如果没有相关历史的底蕴,就无法走这样的路子。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张锦秋一直在不断创新实践,在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标志性建筑、城市公共空间,到宗教建筑场所、居民住宅等等,她努力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理念,竖起了一座座建筑的丰碑。
在长安塔的设计中,张锦秋让其蘸满唐风唐韵,又不失晶莹剔透的现代感,张锦秋说,“‘天人合一’是它的‘灵魂’,唐风方塔是它的‘形态’,现代钢结构是它的‘骨架’,而蕴含高科技的超白玻璃和不锈钢的造型构件则是它的‘肌肤’。”
城市公共空间是张锦秋一个极为重要的设计主题,在设计中她也始终将传统与现代密切结合。
借鉴国外城市广场立体空间组合的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西安的钟鼓楼广场被她设计成了城市中心没有政治符号的市民广场。在临潼的华清宫前,张锦秋将广场设计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主题,让广场充满了文学的浪漫气息。
而后的设计中,张锦秋也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