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我党为何三次祭拜黄帝陵

数典不忘祖,海外漂泊者,民族情谊深,何日祭黄陵。——无名氏《何日祭黄陵》

祭祀黄帝陵,清明扫祖墓,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追思先人的一种体现。我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向对弘扬传统文化相当重视。在建国前后,我们就曾经多次祭祀黄帝陵,表达对我们民族伟大祖先的尊敬和继往开来,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

祭祀黄帝陵

鲜为人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也曾多次祭拜黄帝陵。其中,仅年就进行了三次。

一年中,春季、秋季两次大规模祭祀黄帝,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但是对于刚刚完成长征,实力弱小的共产党来说,这不太现实,因为黄帝陵所在的地区,当时还是国民党统治区。而且,即使是黄帝陵已经成为解放区的年,也只是进行一次祭祀。

那么,年,我党为何要三次祭拜黄帝陵呢?

其实,这三次祭祀,其中有一次,还是和国民党一起的,这也是历史上国共合作祭祀黄帝陵。自从年开始,打了十年内战的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够合作祭祀黄帝陵呢?

当然是因为当时中华民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当时的国共两党,单打独斗,谁都不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救民族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

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有条不紊地展开合作。准备联合对抗日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共联合祭祀黄帝陵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是国共展示精诚团结,联合抗日的绝好机会,也是凝聚整个民族,共同抗日的集结号!

于是,在年的清明节,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代表一起祭祀了黄帝。期间,林伯渠还宣读了毛泽东写的《祭黄帝陵文》。表达了反抗侵略的决心。

这个我已经在文章《民族团结御外辱,国共携手祭黄帝——记年的民族扫墓节》一文中有明确的讲述。

谢觉哉拜谒黄帝陵

但是在风云际会的年,中共代表还另外两次拜谒了黄帝陵。第一次,前往拜谒的是时任中共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谢觉哉。

这时,已经是年的7月17日。此时,距离前次祭拜黄帝陵,仅仅过去三个月。但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日寇已经于当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与日寇的殊死决斗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谢觉哉夫妇

军情就是命令。国共双方加紧合作。在国民党的同意下,谢觉哉前往兰州,任中共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希望能通过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推动西北地区国共合作的发展,实现西北的全面抗战。

谢觉哉在前往兰州的过程中,路过黄帝陵所在地,当时的陕西中部县,于是,前往拜谒黄帝陵。极具诗情的谢老先生还写下了两首气势恢宏的诗歌《浪淘沙.谒黄陵》:

远望郁苍连,抱岭环川。成林古柏势参天。百里荒原青一点。愈见森然。碑石付荒烟,唐宋无传。茫茫禹甸几千年。汉武驱胡勋尚在,安用求仙。庙貌仰崔巍,孙子宜其。四万五千万有奇。物本乎天人本祖,无限低徊。民族惧沦夷,扫墓何为?玄黄涿鹿尚余威。不是人穷才念祖,祖武依稀。

朱德、彭德怀拜谒黄帝陵

年的8月25日,我党代表第三次拜谒黄帝陵。这次亲自前往的,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了,也不是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了,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新任八路军总司令,后来的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一起同行的,还有当时的新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新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新任师师长林彪,新任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等人物,妥妥的一个八路军总部啊!

八路军领导人

此时,距离上次国共合作祭拜黄帝陵已经过去四个月,中日战争不仅在华北全面铺开,战火也已经烧到华东的上海,并向全国蔓延,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8月22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重要会议。讨论对日作战方略。并任命了上述八路军领导人。

洛川会议刚刚结束,朱德等人就来到黄帝陵前拜谒,这不是邀功,而是出师前的祈祷和宣誓!

难怪任弼时看到仍然摆放在轩辕庙内供案上的《祭黄帝陵文》时,有感而发:这是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

拜谒黄帝陵后,朱总司令等人,迅速赶赴前线,八路军也迅速开拔,赶赴前线,抗击日寇,刚好洛川会议后的一个月,也就是朱总司令等人拜谒黄帝陵后的一个月,9月25日,林彪率领师在平型关旗开得胜,歼灭敌人多人,给我们老祖宗献上一份不错的贺礼!

血战平型关

可惜的是,在年之后,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再也没能合作共祭祀黄帝陵。由于黄帝陵位于国统区,我党只有朱总司令,谢觉哉副参议长分别于年和年拜谒黄帝陵,甚为遗憾。

祭拜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年的多次参拜,表达的是我党与国民党精诚合作,共同抗日的决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图片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