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通过对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等众多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中华年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就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一张关于“中华文明演进过程”的年表逐渐浮出水面,中华文明初期的气象逐渐清晰:距今至年前后,是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进程开始时期,呈现“满天星斗”的态势。到距今至年之间,逐步进入古国文明时代,生产和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区域文化整合明显,出现了都邑性聚落或都城。到距今年之后的夏商周时期,进入早期王朝文明时代。
经过多年研究,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距今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原点评语:中华文明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的文明起源迹象开始,最终以中原地区的炎黄文明,逐渐向东,南,西,北四方辐射,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引领者。
对于四省(陕西宝鸡,湖南株洲,湖北随州和山西高平)的炎帝陵正统之争,山西宝鸡偏西,湖南湖北无疑地处南方,而处于中原腹地的山西高平无疑从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上的角度以及考古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还有,从考古文物来看,全国独一无二,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块,堪称举世无双,最早的“炎帝陵”石碑就是山西高平“炎帝陵”石碑,该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年)孟夏吉旦”,落款为“生员申道统立”。
除此之外,山西高平,作为炎帝早期活动的地区,其境内现存的炎帝寺庙就有30余处,因炎帝活动而得名的村地名有20处,保存有上自北齐、下至清代有关炎帝事迹碑记石刻多通,全国罕见。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周运中著书,从《山海经·海外北经》、《楚辞·天问》等历史资料中证明炎帝在山西,从炎帝后裔姓氏的分布图证明,炎帝后裔都是从山西迁徙到中国各地。
探源文明,考古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