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说到盗墓,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摸金校尉,它是曹操设立的官职,专门盗墓以充军饷,正所谓:“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而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到后世依然存在:“不啻,何殊发丘中郎。括尽前朝翰墨,搜穷历代彝章”。而后世中有名的“摸金校尉”当属孙殿英,他先当土匪后盗清陵,为世人所知,其行径恶劣,那么他的后代如何了呢?他的儿子是令人敬仰的大人物。
年,孙殿英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子里,他的幼年生活非常悲惨,因为他的父亲遭到清朝官吏的迫害,很早就去世了,以至于孙殿英的家里十分贫寒,他很早就要出来讨生活。由于过早地出来讨生活,孙殿英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做人经验。但架不住孙殿英为人非常聪明,和市井小民厮混很容易就能够看透别人的想法,并且善于玩弄人心。故而孙殿英的流浪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在当时甚至还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干倒了土匪头子,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新的土匪头子。
被炸毁的清陵年,孙殿英审时夺度带着自己的土匪兄弟们投靠了丁香玲,又在年的时候,被蒋介石给收编了。这让孙殿英的人生都变得不一样了,由土匪变成了正规的军队,这是孙殿英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孙殿英带领着自己的队伍驻扎在河北,原本是很美满的生活,但是孙殿英却打起了清陵的主意,正是这个主意让孙殿英被许多人记了许久,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遗臭万年。
孙殿英当时的队伍,说是军队也没错,但是人马奇缺,兵器也奇缺。孙殿英作为队伍的统领,总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的,不然谁肯跟着他一起干呢?要解决兵器的问题,你得有钱,但是孙殿英混混出身,又没有万贯家财,哪里去整钱买兵器呢?孙殿英想到了盘剥百姓,但是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军队的花销,于是孙殿英想了个歪主意,他要盗取慈禧的陵墓,偷一点陪葬品来给自己充当军饷。
当时大家都知道慈禧的陵墓之中有价值千金的陪葬品,光是她凤冠上面的珍珠,就够孙殿英的军队用上一阵子了。不过,许多人不敢打慈禧陵墓的主意,但孙殿英是个土匪,他什么都不怕,只要有钱就行。孙殿英做了好几手准备,最后以军事演习为理由,将陵墓周围的人驱赶干净,用地雷炸开了慈禧陵墓,让自己队伍里面的人抓紧把值钱的东西给搬出来。搬了几天几夜才搬完。孙殿英这种行为自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谴责,全国的报纸都在指责孙殿英的虎狼行为,但是孙殿英却没有受到惩罚。
孙天义孙殿英没有受到惩罚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还是和高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孙殿英在许多人心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了。为了弥补自己父亲犯下的错误,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用他自己的行为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中国。孙天义出生的时间其实很晚,他不太明确自己父亲盗取陵墓的事情,但偶尔会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一二。他明白自己的父亲犯下了弥天大错,他也深深觉得自己的父亲做得不对,但作为子孙后代,他只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帮助父亲赎罪。
孙天义为人聪颖,读书读得非常好,曾在美国当上了老师,虽然身在美国,但孙天义的心还是向着中国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天义来到了黄帝陵,被黄帝陵的景象深深震撼住了,他认为作为炎黄子孙,这样的黄帝陵实在是太简陋了,配不上中华民族的气度,他号召大家一起修缮黄帝陵。他个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虽然成立了基金会,但却严格管理基金的支出,就算是关于黄帝陵的宣传活动招募资金,要到国外去的话,他也是自掏腰包,不浪费一分资金,将它们全部用于黄帝陵的修缮之中。当有人问及孙天义为何这么辛苦的时候,孙天义回答道:“我父亲是罪人,我想为他赎罪,保护文物,我责无旁贷。”
结语:孙殿英虽然做下了十恶不赦的事情,盗取清陵卖掉文物,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做错什么事情,本来孙天义可以好好教自己的书,没人会埋怨他不为父亲赎罪,但是孙天义却毅然而然地站了出来,为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赎罪,令人钦佩。
参考资料:
《醉醒石》
《为袁绍檄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