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尧,真有其人么如今被葬

尧,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尧当上天子后,为便于统治天下,也为了首都免受洪水威胁,将首都从帝丘迁到平阳(今山西临汾),所以平阳留下了很多尧的遗址。

传说,尧活了岁,执政70年,临终时给儿子丹朱留下遗嘱:“吾一生节俭,茅茨土坎为屋,死后当深穴悬棺而葬”。尧有十子,第九个儿子丹朱继承了他的唐侯,但丹朱生性顽劣,不务政事,放荡不羁,不听教诲。尧发明围棋改造丹朱,就这样也无法使他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尧出身皇族,爷爷是黄帝,父亲是帝喾,到了他的儿子应该也是帝王,但他不满意他们,为了天下社稷,便禅让给平民出身的舜。

据说,尧死时,百姓非常悲痛,埋葬之日,成千上万的民众从四面八方不约而至,从30公里外的城内到陵墓,沿途都是挥泪送葬的人群,人们背着,抬着,担着黄土走向墓地,堆土成陵。另有传说,尧王虚葬八百墓。今山西临汾、山东鄄城都有尧陵。尧到底葬在哪里?我去的正是位于山西临汾的尧陵。

临汾尧陵位于临汾市城东尧都区大阳镇北郊村西,涝河北岸。陵丘及周边古柏茂盛,世称“神林”。传说帝尧驾崩后,民众万分悲痛,送葬之日,人们掬土成陵。尧陵当中祠宇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唐时重修尧庙,同修尧陵。

从临汾市内驱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到达尧陵。入正门,往左手边远眺,可以看到一个苍柏葱郁的土丘,周围石山环绕,这就是帝尧的陵冢。陵墓主体是明代格局,清代建筑风格。年,尧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神道,过唐尧桥,来到陵墓主体前。过山门,拾阶而上,迎面一座清乾隆五十年间所建木构牌坊,南书“平章百姓”,北题“协和万邦”,语出《尚书·尧典》,为县令李早荣墨宝。献殿上刻有历代皇帝祭尧图。

出献殿,登十三级台阶,中间台阶底部有一小孔。尧陵工作人员介绍,传说帝尧“悬棺而葬”,人们埋葬帝尧时在悬棺上系了一个铃铛,如果有人能听到铃铛响,说明帝尧复活了。有缘人透过这个小孔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有时还会听到类似铃铛的响声。

上碑亭,上书“古帝尧陵”四个大字的石碑映入眼帘,此碑是大明万历十二年秋八月由钦差兵巡河东副使关西栗所题。旁边《义举典祀碑》上刻有清嘉靖十八年修复尧陵的全貌图。临汾市尧文化研究与开发委员会主任刘合心告诉本报记者,据陵中明代石碑记载,尧陵中曾有石碑记载,唐李世民兴兵伐隋之时曾带兵驻扎于尧陵并祭拜。这是古代帝王祭尧的最早记载,可惜此石碑已遗失。

过碑廊,右转上台阶,就是前往陵冢的通道。冢高50米,周长余米。尧陵工作人员讲述说,自有尧陵以来,一直有守陵人。周围八个村庄一直承担着守尧陵的职责。在尧陵被正式保护起来之前,周围村庄的村民在清明时节都会到此祭拜。

如今尧陵大门外不远处,又新修了一个祭祀的大殿,巨大的广场,长长的台阶,威严的主体建筑。我之前去过陕西的黄帝陵,除了历史建筑外,也有一个近年新修的祭祀广场,每年清明的传统节日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尧陵这个祭祀广场想必也是要仿照黄帝陵吧。

我们去的时候,这个祭祀大殿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红金的雕龙柱子要3-5人才能合抱,气派非凡。中央主尊雕塑还被塑料布包裹着,想必也是高大威武。听施工人员说,他们正在赶工期,为了即将到来的开幕大典做准备。

距离我去参观,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还去查了一下开幕大典的新闻,不过没有查到什么。希望新修的祭祀大殿今后还是能物尽其用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