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为日神,炎帝与祝融是何关系祝融火神兼

导语:炎帝为日神,炎帝与祝融是何关系?祝融火神兼日神?

颛顼之外,楚人又炎帝为日神。古书中还记有"金乌负日"的传说这种传说或许也可以在考古资料中找到一些根据,如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H出土的彩陶残片上绘有鸟纹,论者多以为即"金乌负日"图。不过,就字面义而言,"炎"与火似更具关联性。典籍所记亦是如此,《左传·昭公十韦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这些记载将炎帝与火联系,炎帝初或为火神。另外,炎帝又有"烈山氏"的称号,《国语·鲁语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帝王世纪》云:"炎帝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烈山,本义指放火烧山,原始农业靠刀耕火种,长有林草的山地,必须先烧荒后才能耕种。

火在送一生产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炎帝的地位自然也就被先民抬升,由火神而变成了日神,这正如张正明先生所说:"所谓炎帝,实为上古的人民把自己的远祖作燈生火的伟大发明神化,并与对太阳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楚人之所以尊奉炎帝,与祝融颇有关系。荆即楚,荆半为楚之公族。《史记·郑世家》云:"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这就明确指出了楚之公族是祝融的后裔。不论是传世典籍,还是出土文献,均可有力地说明祝融为楚先祖之一。然而,《山海经》又有祝融为炎帝后裔的记载。至于传闻之所在,虽然文献阙如,但在古史传说中,祝融与炎帝,或者说祝融氏族与炎帝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是不争的事实。楚人奉祀先祖祝融,自然也会尊奉祝融所依从的炎帝了。

那么,祝融与炎帝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呢?炎帝氏族发样于今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后来一部分东迁,顺渭水东下,再顺黄河南岸向东,其中偏南建国的许与"祝融八姓"中的昆吾有过联系,此其一,据《国语·周语下》记载,炎帝氏族中的四岳辅佐夏禹治水有功;又传说炎帝之女瑶姬曾助禹治水。要之,夏人盖因治水而崇奉炎帝。

祝融为帝佐,庶几亦以火神而兼日神?祝融为火神,文献足征,其为日神亦有据可查。其一,《尚书大传》、《风俗通义》均有"火,太阳也"的说法,这说明在汉代可能已产生火神可兼为日神的观念。其二,古史传说中祝融为颛顼之裔,颛顼具太阳神的神格,祝融自然也是阳神。其三,《国语·郑语》记周太史伯答郑桓公曰:"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

据此,童书业先生认为"盖祝融为火神,亦即日神也"。其四,《史记·楚世家》裴铟《集解》引虞翻曰:"祝,大;融,明也。"其五,《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其六,《尚书·尧典》云:"乃命義化钦若吴天。"孔安国传:"重黎之后義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其七,祝融又可指烛龙,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祝融亦有日神之神格。

从前面来看,"祝融"应是火正一职的尊称。据上引《国语·郑语》,楚先祖中最早的祝融为黎,《楚世家》作"重黎"。柱、弃均为稷,说明"稷"非一人之专名,而应是对田正的尊称。同样,"祝融"也应是对火正的尊称。,犁即黎。继黎为火正,称"祝融"者乃吴回。又《吕氏春秋·夏纪》"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颇巧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可知,吴回以老童子、重黎(即黎)弟的身份继嗣为祝融。

另外,《国语·郑语》有"祝融八姓"的记载,陆终六子"是否继为祝融,文献不足徵。但《郑语》、《楚世家》说"祝融八姓"、"陆终六子"中的昆吾为夏伯,彭祖、豕韦为商伯,于周则未有侯伯,"其后中微"。据此,大致可推断"陆终六子"已不复典司火正么职,更失去了"祝融"的尊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