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中国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儿女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黄”指的就是“人文初祖”的炎帝和黄帝。提到炎帝和黄帝,平时有很多人都以为炎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黄帝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其实,炎帝不止一位,黄帝也不止一位;炎帝和黄帝都是上古时帝王(天下共主)的一种称号。
先说一下炎帝吧。据《潜夫论》记载:“有神龙首出,常感妊姒,生帝临魁,身号炎帝,世号神农。”神农氏本是上古时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他发明了一些农具并教会民众耕种等,被尊为“神农”,他以火德称氏,他作为当时的天下共主(部落联盟的盟主),号称炎帝。据史书记载:炎帝共传了八世,第八代炎帝叫榆罔,“炎帝朝”一共经历了五百二十年。古文献上关于炎帝的记载,说炎帝又号朱襄氏、历山氏或列山氏等,这与不同时代的炎帝对应的不同活动区域有关。湖北随州的历山上有神农庙、神农井,襄阳有神农谷、神农架,宜昌有神农溪,陕西宝鸡有炎帝陵,山西高平及湖南株洲也有炎帝陵。
神农尝百草再说一下黄帝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从这段对轩辕黄帝的记载可以看出,轩辕氏成为天下共主是在神农氏衰落之后,第八代炎帝榆罔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天下共主之位让给了轩辕氏。
据古文献及王大有等现代学者考证,轩辕氏原称天黿氏,至少经历了四世。轩辕氏族人开始兴起于甘肃天水附近,逐渐向东发展,后来取代第八代炎帝成为天下共主,并在河北涿鹿打败了作乱的蚩尤,轩辕氏作为天下共主被称为黄帝,此时的黄帝定都于涿鹿;后来黄帝族人向南发展,定都于河南灵宝附近,这时的黄帝是有熊氏,曾拜广成子为师而修道成仙;过了几十年以后,黄帝有熊氏又迁都到河南新郑,这时有缙云氏及帝鸿氏先后入赘有熊氏而成为黄帝……因此,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作为天下共主的黄帝至少有四世国君,具体我们可以查阅有关三皇五帝时期的研究资料。
黄帝战蚩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自然很有必要弄清楚有关炎帝及黄帝的历史,虽然“炎帝朝”及“黄帝朝”距今时代久远,但我们似乎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文献记载和有关的神话传说对上古文明进行一些科学分析,从而纠正人们平时的错误认知。
[作者:墨三策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