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翻唐诗常见到“五陵”二字,这事倒引起了我的一些兴趣。
最先知道五陵二字那当然是诗魔白居易的《琵琶行》。
琵琶女给白居易介绍自己的身世: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女年轻时,手上功夫高超,为五陵这里的客人弹奏琵琶曲子。一个曲子下来,客人给她的物质奖励数都数不过来。
诗圣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三中说: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裘马自轻肥。
杜甫作此诗时,正流落在四川白帝城,思想在京城长安的光景,不由感慨万千。
想想当年那些同学都混得不错,在五陵这个地方穿着裘皮衣服,骑着膘肥体壮的马匹,洋洋得意,自愧不如。
孟浩然在《送朱大人入秦》中写到:
游人五陵去,
宝剑直千金。
诗人的朋友去长安五陵,他把腰间价值千金的宝剑摘下来相送。
岑参在《登总持阁》中说:
晴开万井树,
愁看五陵烟。
他在总持阁看到美好的景色,再看看五陵的云烟,不免有一些愁思。
写到五陵的诗词数不胜数,五陵为什么引起这么多诗人的兴趣呢?
五陵那真的是有五座陵墓。那里埋葬了五位汉代的皇帝。
一是汉高祖刘邦的长陵;
二是汉惠帝刘盈的安陵;
三是汉景帝刘启的阳陵;
四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
五是汉昭帝刘弗的平陵。
当年为了与五陵相宜,同时配套建有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邑相当于城镇,当初这些皇上活着过着繁华日子,去世也不甘寂寞。
五陵距长安城四十里,在今西安西北方向。
在这里居住的多是官宦富家子弟,一般百姓恐难承受那里的高价地租。
五陵历史悠久,名声在外,处于繁华地界,人心向往,惹得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