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神农氏并非同一人,混淆了两千来年

我们现在经常会使用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呼,甚至在祭祀修陵这种相对正式的场合下依然使用,这当然有文化上的考虑,其实这个文化的产生远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样久远,关于两者之间的渊源,下面会进行详细地阐述。

炎帝和黄帝

要讲炎帝,就不得不涉及黄帝,华夏民族通常又被称作炎黄子孙,“炎”当然指的就是炎帝,而“黄”指的就是黄帝,但在西汉初年,炎帝和黄帝并不享受同等待遇。

太史公在编《史记》的时候列出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而炎帝同蚩尤一起是作为黄帝的对手出现的,并且强调了“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这里的炎帝显然是作为反面角色出场的,而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最早把黄帝和炎帝扯上亲属关系是《国语》。

《国语·晋语》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其实是一段很诡异的记载,它把炎帝和黄帝拉进了同一个族系里,不仅给出了父系和母系,还都给安排了姓氏,黄帝姬姓,炎帝姜姓,这个记载恰是后来很多上古人物关系混乱的始作俑者。

尽管《国语》写得很生动,文笔也很好,人物对话,心理活动都所有涉及,但它的确算不得历史,更像是历史故事集。虽然太史公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说法,但主流观点普遍认定现存的《国语》非左丘明所著,而是西汉刘歆的伪作。

《国语·晋语》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说法应该是出现在《史记》之后,因为《史记》中并没有收录这个记载,即便是出现在《史记》之前,太史公没有选择收录这个材料,似乎也能说明太史公对这个观点的怀疑。

虽然《史记》没有收录这些荒诞的说法,但特别热衷于给上古帝王编家谱的皇普谧却来者不拒,于是撰写了一本《帝王世纪》,其中吸收了《国语·晋语》里的这个说法。《帝王世纪》虽然是一本野史,但影响力却很大,坐实了炎帝和黄帝是兄弟的说法。自此,炎黄祭祀开始流行起来,而且还有学者认定祭祀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理由来自《史记·封禅书》。

《史记·封禅书》有“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这是秦灵公祭祀炎帝和黄帝的记载,也一直被作为炎黄合祭的实证,但这其实是在断章取义。事实上,秦国在建上畤和下畤来祭祀黄帝和炎帝之前,已经有了西畤、鄜畤和密畤,祭祀的不仅有黄帝和炎帝,还有白帝、青帝、黑帝,反倒是黄帝和炎帝是作为补充后加进来的。之所以追加黄帝和炎帝来祭祀,是为了凑齐白、青、黑、赤、黄五帝来对应五德:金、木、水、火、土,此五帝是统领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神祗,后来才与上古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强行结合,这套东西的始作俑者是邹衍,关于邹衍其人,在此不深入讨论了。

这里的炎帝也称赤帝,代表的是火,而秦人最在意的其实是他们最早祭祀的白帝,所以才有刘邦斩白蛇起义的传说,刘邦斩的白蛇寓意秦王,也就是白帝子,而刘邦自认为是赤帝子,赤为火,白为金,这就是火克金,暗示汉灭秦得到天下是顺应天意。

因为高祖刘邦赤帝子身份的流行,所以自汉朝开始,炎帝(赤帝)的出镜率逐渐增多,以致于到了西汉末年就已经能同黄帝并驾齐驱了,而在此之前,黄帝一度是作为唯一的华夏先祖而存在的。

神农氏来自哪里?

在《史记·五帝本纪》里有“神农氏势衰”的说法,在这里的神农氏显然是作为衰落的盟主存在的,而且是以部落的形式出现的,炎帝和黄帝都属于后崛起的地方势力,属于夺权者,神农氏和炎帝不仅不等同,反倒相差很远。

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有“炎帝神农,母曰佳姒”的记载,但“炎帝神农”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并不是皇甫谧,很可能是东汉的班超、班昭兄妹,在班氏兄妹合著的《汉书》中有一篇《古今人表》,这张表是现存的最早出现炎帝神农氏概念的历史资料。而在《汉书》之前的《史记·封禅书》里,神农和炎帝尚且是并列出现的。

《史记·封禅书》有: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显然在神农、炎帝和黄帝是存在先后顺序的,其中神农最早,这也符合《史记·五帝本纪》中三者的关系,也就是说,把炎帝和神农氏混淆的并非野史,而是《汉书》这类正史,如班超这类博学之士对炎帝和神农氏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不清楚,这么做一定是有意而为之。

“神农氏”一词里的“神农”可以理解为上古部落的称谓,“氏”其实与个人的姓氏无关,而是部落分化后的特有标记,那么神农氏又是一群什么人呢?

“神农”这个名字显然是后人起的,但也暗含了该部落的一些特性,“神”字从示从申,本义是祭祀雷电,在远古人心目中雷电是上天的显现,“农”字的本义是用蛤蜊壳制成工具在林子里耕作,暗含刀耕火种生产方式,那么“神农氏”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注重祭祀和农业生产的部落。

《庄子·盗跖》有:“神农之世,卧则民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这是庄周心目中的神农氏,“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明显是母系氏族时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母系氏族社会存在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早期。“与麋鹿共处”说明该族群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猎采生产,所以神农氏应该是一支兴起于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的母系氏族部落。

在原始共产时期,个体通常会被集体遮盖,一个部落的首领通常并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对外称谓,所以“神农”又是神农氏族群历代首领的共同称谓,在中国境内的众多新石器文化中,能在各方面都与神农氏族群特征相符合的只有仰韶文化,其特点是发达的农业文化,普遍的祭祀行为,分布范围广,影响范围大,长期占据中原地区,有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而其结束时间恰是距今五千年左右,与史书所载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崛起的时间相契合。

炎帝来自哪里?

在先秦文献中,关于炎帝的记载最多的其时是《山海经》,这本书里多次出现过炎帝,并且还明确地列出了炎帝的家族谱系。

《山海经·海内经》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山海经·北山经》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通过以上两条记载,我们可以整理出以下几条信息。

第一,这里明确地提到了“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并且还有女儿“名曰女娃”,说明这里的炎帝是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通用称谓,并且是某个部落的祖先,这个部落是靠近海边生活的,于是才有女儿游泳溺死在东海的可能,“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第二,这里的“生”可以理解为族群的分化。炎帝的后代中出了一个祝融,这个祝融带领部落迁徙到了江水,在古文献中,江水通常都是特指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所以这里讲的其实是炎帝后裔祝融从海边內迁到江水的事情。

第三,炎帝、炎居和祝融,通过这些名字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与火有着密切关联的族群,有火崇拜的痕迹,那么什么样的族群会更在意火呢?

我们知道,原始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则开始农业生产,其分界点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由于各自所在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进入新石器时代也有先后。

我们前面提及的神农氏就属于那种率先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同时代还有很多部落尚未进入新石器,他们依旧侧重于狩猎和采集,这些猎采部落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在他们的生活中,烤炙猎物、驱赶野兽和取暖都需要火,自然会对火更加依赖和崇拜。

炎帝部落很可能就是这样一支生活在沿海地带的猎采部落,至少在祝融之前是这样的,而我们通常把生活在海边的猎采部落称之为渔猎部落,而祝融一族从海边向江水迁徙,意味着他们开始从渔猎向农耕转变,而到了术器、后土时期,这个部落实现了这个转变。

《山海经·海内经》有:“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

后土继承了术器的“土壤”,开始了农耕文化,所以后土受到人们的祭祀,被后人尊为掌管土地的神祗,“社稷”一词里的“社”的本义就是祭祀后土,是后土的神格化。

总的来说,《山海经》里的炎帝应该是一个来自东部海边的渔猎部落的首领,从炎帝到后土,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实现了该部落从渔猎到农耕的转变,建立了属于他们的原始农业文化,而且这个炎帝部落同神农部落是并存的。最可能的情况是:神农部落起源于西部的黄土高原,而炎帝部落起源于东部的沿海地带,但炎帝部落的起步要比神农部落晚一点。

炎帝和蚩尤

《逸周书·史记解》有:“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

注意这里面的“独鹿”,这其时是涿鹿的另一种写法,我们知道逐鹿是黄帝和蚩尤争斗的战场,那么这里的阪泉氏又是谁,跟蚩尤是什么关系?我们继续看《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神农氏世衰”之后发生的情况。

《史记·五帝本纪》有:“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首先,可以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乱世,参与战争的是多方势力。尽管事件的发生的年代很久远,但人类本性与社会发展规律与后世相比并不存在太大差别,所以我们往往见证的无非都是历史的重演,我们可以拿春秋时期与之做个比较,这里面出现了四个角色。

第一个是神农氏,因为世衰,在天下诸侯混战的时候无能为力,可以参考春秋时期的周王室与众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是黄帝,当时的黄帝选择“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可以参考春秋时期的齐桓、晋文。

第三个是炎帝,炎帝因为“侵陵诸侯”,以致于诸侯都选择归顺轩辕氏来对抗他,这也从侧面证明炎帝的强大,参考春秋时期的诸侯收割机——楚国。

第四个是蚩尤,蚩尤“最为暴”,也就是势力最强大的,春秋时期除楚国外,没有可与之对照的。

《史记》的说法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结束之后,又出现了蚩尤作乱,于是才发生了涿鹿之野禽杀蚩尤的事情。也就是说,前文中的“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与后文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相矛盾,按前一句的说法,蚩尤显然是一方诸侯,应该也是某个帝,至少和黄帝、炎帝是平起平坐的,而后一句的“不用帝命”似乎又说蚩尤是帝的手下,后来叛变的,那么,这里的“不用帝命”里的“帝”又是指谁呢?

结合《逸周书·史记解》里的说法:“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这和《史记·五帝本纪》里的“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讲的其实是一个事情,而史载的黄帝和炎帝的战场就是阪泉之野,据此可以断定,阪泉氏就是炎帝,或者说阪泉氏的首领就是炎帝,那么“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又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炎帝和黄帝在逐鹿又打了一仗?

可是史料记载的可都是黄帝和蚩尤之间发生的涿鹿之战,所以这里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炎帝和蚩尤之间存在着某些关联。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这是《山海经》里的炎帝家谱的续写,因为后土是炎帝的后裔,所以夸父又是后土的后裔,那么炎帝的家谱继续延长。

谱系为: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

之所以要提到夸父,是因为夸父、蚩尤和黄帝之间是存在关联的。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从这里我们知道,蚩尤和夸父都被应龙杀死了,关于“夸父追日”这件事,《山海经》里也有记载,我们以后会单独一篇来写,在此不赘述。

而杀死蚩尤和夸父的应龙是黄帝的部下,蚩尤和夸父一同被杀死,且被记载在一起,两者显然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是“盟友”,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夸父就是炎帝。

但被黄帝打败的那个炎帝并不是《山海经》里的那个炎帝,而是那个他的后裔,《山海经》里的炎帝要比黄帝久远得多。也就是说炎帝的称谓是世代相传的,而与黄帝发生阪泉之战的炎帝是末代炎帝,而且这一代炎帝很可能同蚩尤同属于一个部落。而《逸周书》里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佐证。

《逸周书·尝麦解》有:“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及,赤帝就是炎帝,这段讲的是炎帝有个两个得力助手:蚩尤和少昊,并且命蚩尤辅佐少昊。而蚩尤作乱要取代炎帝,于是炎帝逃到逐鹿之河,因为害怕,求救于黄帝,于是又发生了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通过以上这些记载,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蚩尤和炎帝同属于一个部落,而部落是通过血缘联结的,也就是说,蚩尤其时也是最早那个炎帝的后裔,所以蚩尤替代炎帝来统领部落是能被接受的。

那么也就能解释《史记·五帝本纪》里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的“帝”是谁了,其实就是炎帝,讲的是炎帝部落的内部分裂。

而“蚩尤作乱”这件事应该发生在黄帝和炎帝阪泉之战后,所以阪泉之战很可能是一场规模相对较小的战争,阪泉之战的失败并没有伤及炎帝部落的元气,但却伤及了炎帝的首领地位,于是蚩尤得到族人的支持成为新的炎帝,并且驱逐了原来的炎帝。

《逸周书·史记解》里的“阪泉氏”其时就是炎帝和蚩尤共同的部落,而蚩尤作乱之后,炎帝出逃,阪泉氏的首领就成了深得人心的蚩尤,但涿鹿之战导致阪泉氏彻底失败,退出争霸。

炎帝的文化

在这里,我们尝试着把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同考古发现进行一下比对。如前所述,神农氏对应的是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如果更准确一点判断,神农氏应该是仰韶文化的庙底沟一期类型,那么炎帝对应的又是什么呢?

仰韶文化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结束的,而考古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继仰韶文化之后兴起的是龙山文化,而龙山文化的前驱是兴起于东部沿海地带的大汶口文化,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炎帝族群是契合龙山文化由东向西发展的路径的,但龙山文化的时间节点是不符的,并且我们忽视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多样性。

尽管龙山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后,但两者联系得并不紧密,并且龙山文化是多样性的,各地方所谓的龙山文化其实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事实上,现在的龙山文化更像春秋时期这样的命名,相当于对一个时间段的定义。最早的龙山文化是指山东龙山文化,其它地区的龙山文化其实只是受龙山文化的影响,归为龙山文化属于之前信息缺乏造成的错误判断,但又不好彻底否定,于是就这样不尴不尬地使用。

我们前面说过“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重点是这里的江水,“江水”就是长江中游至下游一段,祝融的后代还在江水一带发展出了农业,能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然是平原,且其时间段落在神农氏的中晚期,并且具备取代中原仰韶文化的条件,那么能符合这些条件的新石器文化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地处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其扩张方式和路线可以参考春秋时期的楚国。

屈家岭文化虽然地处江汉平原,但与该地区之前的大溪文化并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而是替代关系。屈家岭文化应该是东部的大汶口文化的一支,这符合“祝融降处于江水”的记载。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炎帝部落其实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个分支,从祝融开始发展为屈家岭文化,所以屈家岭文化要比龙山文化更早,并且也是农业文化。炎帝部落征服神农氏,标志是屈家岭文化和仰韶文化的融合,发展出来的就是庙底沟二期文化,所以庙底沟二期文化所出现的大汶口文化特点其实是屈家岭文化带来的,与龙山文化无关,也不是所谓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期,真正的山东龙山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无关,而是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交融的结果

而炎帝的失败意味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衰落,但这并不影响屈家岭文化的发展,而终结屈家岭的文化的是颛顼,关于颛顼,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单独分析。

总结一下

我们今天说的炎帝神农氏的形象其实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在此之前,炎帝与神农氏并不相干。神农氏来自西北的黄土高原,而炎帝来自东部沿海,两个族群发生关系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时候,炎帝的后裔部落北上攻灭了神农氏部落,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肆虐诸侯的时候,对应的是考古学上的庙底沟二期文化替代仰韶文化,也就是说,两者不仅不是同一人,反倒是敌对的,而黄帝是来自北方的第三个部落,按时间顺序来看就是炎帝取代神农,而黄帝又取代炎帝。

神农,炎帝和黄帝分别代表了西方、东方和北方的三大族群,这也是华夏文明的主体人群,到了汉代,人们有意地把神农和炎帝进行整合,人为制造出了炎帝神农氏的形象,于是“炎黄”一词也就恰好包含了这三大族群,虽然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一个错误,但从文化上来看却又更准确地代表了整个华夏民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