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时,科技不像这般发达,导致古人的迷信思想很重。人们都相信死后的世界,而想要在死后的世界生活得舒服,陪葬品就必须多,这也导致了秦始皇征召几十万民夫为自己建造陵墓,还为自己建立了死后的军队兵马俑。但这些并不能使他在死后依然可以继续做皇帝,一手建立的秦朝也二世而亡。
在古人的思想中,越是声名显赫之人,所陪葬的物品就必须更多,这样才能在死后的世界当中展现自己生前的地位。但这样一种方式也导致了盗墓贼的诞生,因为墓中充斥着宝贝,很有可能随便一两件拿出来都够自己一辈子的花销,是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三国时期的曹操就为此组建了“摸金校尉”以及“发丘中郎将”,专门用来盗墓获得财富。而近代历史上的大军阀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他的后代都怎么样了?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作为一个军阀,拥有属于自己的部队,看似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但部队的吃喝拉撒等日常开销都需要军阀本人负责,时间越长,开销越大,这种巨大的花费,如若不是具有庞大的背景是很难支撑下去的。而清朝晚期的著名大盗孙殿英也为此犯愁,一旦没有了资金,部队的军饷就很难发放,如果部队没有得到军饷,很可能会导致兵变。
但孙殿英手中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肯定是打不过其他的超级军阀,那么,无法从活人身上搜刮钱财,就只能在死人身上花费心思。再三考虑之下,孙殿英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将慈禧太后的墓挖了。
在古代时候,挖墓讲究的是一个安安静静、不引人瞩目的事情,但对于孙殿英这种手下有着成千上万兵力的人来说,盗墓逐渐变成了抢墓。不同于用洛阳铲定位再慢慢发掘,孙殿英直接使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坟墓,进入墓室之后,满地的宝贝即便是孙殿英见了也有些晃眼。最后,这些宝贝被装上了卡车拿出去贩卖,而宝藏之多,连续运输了几天才勉强运完。
但孙殿英在墓中所作之事不仅如此,还将老佛爷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一并抢夺了过来,之后便将其尸体随意丢弃。可怜的慈禧,曾是大清王朝的主宰,风光几十年,没想到连尸体都无法好好得到安葬。
孙殿英的所作所为令全国感到震惊,举国上下要求严惩,尤其是以前的清朝贵族尤为强烈,毕竟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却连自家的祖坟都保不住。在这种情况之下,国民政府表示一定会对孙殿英严惩不贷。但早已有所准备的孙殿英很快就用墓中得到的宝贝堵住了大部分人的嘴,宋美龄的鞋子上面就钉着慈禧太后的冠珠,就这样,孙殿英逃脱了制裁。
风波平静之后,孙殿英还是做了一些好事,比如在抗日战争爆发之时,选择了参加抗战,为守护国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在国军节节败退之际,他又选择了投靠日本人,最后被中共俘虏,死在了大牢里。
作为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却要背负父亲的骂名。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孙殿英的儿子,每一次被议论,孙天义都会感到异常的难过,好在母亲教育他:父亲是父亲,你是你,你父亲确实做错了一些事情,但你可以做一个比他好的人。
抱着这样的想法,孙天义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在上学期间发愤图强,最后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在解放之后,孙天义将家中所收藏的文物全部上交国家。可即便如此,在那个特殊时期依然受到了区别对待,人们给他扣上了一顶顶帽子,孙天义被批斗,被下放,被拉去在砖窑干活。
但乐观的孙天义并没有被击倒,反而是更加用功地学习。抓紧每一分钟进行自己的翻译工作,即使是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孙天义仍然有大量作品发表。或许是父债子偿,孙天义除了在翻译界中所做出的贡献,在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上也屡有建树。他自愿为黄帝守灵,成为了黄帝陵基金会的会长,用这种方式纠正别人对他的看法:“当年那个大盗孙殿英,却有一个这样的儿子。”
一个人在一生中肯定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但对一个人的看法切忌不要包括他身边的人,就像孙殿英与孙天义一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思想,而应该对孙天义,报以尊重。
参考资料:
《乌衣巷》